歐洲的獨狼,法國的“戰爭輪回”

“因為他們是一幫‘暗物質’,和法國乃至西方世界進行著‘秘密戰爭’?!?/blockquote>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法國總統奧朗德明白光靠軍事手段無法打敗“秘密敵人”。 (李新/圖)

“因為他們是一幫‘暗物質’,和法國乃至西方世界進行著‘秘密戰爭’。”

“我們與‘伊斯蘭國’進行的是戰爭。”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戰爭”開始了。2015年11月16日,法軍的戰斗機投下二十余枚制導炸彈,落在“伊斯蘭國”“首都”拉卡。兩天后,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也從法國土倫起航。

法軍磨刀霍霍,“伊斯蘭國”卻非純粹的軍事對手,而更像是雜糅著政治、宗教、民族、文化因素的“復合體”,它根本不想與法國軍隊在戰場上“一決雌雄”。這次,“鋒利的法蘭西尖刀”能否斬斷恐怖主義的魔爪?

“獨狼”來襲

有學者不久前在香山論壇上呼吁,要積極應對恐怖組織獨狼式的襲擊,而歐洲的獨狼已經在法國巴黎制造了慘案。

以出兵的方式來回擊“伊斯蘭國”的恐怖襲擊,更像是一種姿態,奧朗德很清楚,“世界上并不存在不需要軍隊保護的獨立、自由和民主。”

法國開罪“伊斯蘭國”已久。

法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向來積極,不僅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支持敘利亞的溫和反對派,還呼吁歐洲國家參加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從2011年至今,法國把“民主改造”看作比反恐更重要的目標,插手席卷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法國與英美伙伴還在敘利亞奉行“雙反戰略”:扶植敘世俗派反政府軍,對付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以及趁亂崛起的“伊斯蘭國”。

2014年9月,法國宣布參加美國牽頭的反“伊斯蘭國”軍事行動,2015年9月又把空襲范圍從伊拉克擴展到敘利亞,可是法國政府的“雙不”原則仍然沒有改變:既與阿薩德政權劃清界限,對巴沙爾說“不”,也對“伊斯蘭國”說不。

事與愿違,敘利亞在群雄逐鹿中退化為一片廢墟,而“伊斯蘭國”卻在打擊中壯大。當前,它已控制敘利亞一半的領土和幾乎所有油氣資源,是敘政府軍面臨的最大威脅。

法國政府自相矛盾的政策,也助長了“伊斯蘭國”的崛起。法國不愿意對敘境內的極端分子實施打擊,以免間接幫助阿薩德政權。正是在美法的政策夾縫中,“伊斯蘭國”甚至開始走出敘利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