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克蘭劇院:和魔鬼相遇

恐怖分子為什么襲擊巴塔克蘭劇院?一種說法是他們認為劇院的主人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事實上此人已與2015年9月將劇院出售,移居以色列生活。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劉悠翔 實習生 李昊澤 嚴鼎

現場的音樂會攝影師Emmanuel Wino因為所在位置靠近緊急出口幸免于難,用鏡頭見證了悲劇發生前現場的歡樂和歌手觀眾們的笑臉。 (Emmanuel Wino/圖)

恐怖分子為什么襲擊巴塔克蘭劇院?一種說法是他們認為劇院的主人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事實上此人已與2015年9月將劇院出售,移居以色列生活。

2015年11月16日,法國巴黎,周一。經歷了黑色星期五的恐怖襲擊后,巴塔克蘭(Bataclan) 劇院前的空地,堆滿了還在不斷疊加的鮮花,以及燃燒著的蠟燭:盡管啟動了國家緊急狀態法,禁止集會,但人們還是源源不斷來到這里,或短或長地駐足悼念。

11月13日周五晚,巴塔克蘭大廳氣氛歡快熱烈,9點開演的音樂會,匯集了從20到50歲的觀眾,個別家長還帶著自己的青春期孩子一起,他們都是搖滾音樂的愛好者。

巴塔克蘭劇院不大,1500張門票早早售罄。劇院二層的樓臺上設有少量座位,底層大廳形同舞池,人們站在大廳里,伴隨著癲狂的音樂起舞。

音樂會進行到40分鐘左右,樂隊成員面對觀眾高喊“巴黎我愛你”,伴隨著音樂唱起《親吻魔鬼》:我和魔鬼相遇,這是屬于它的歌曲……突然間槍聲大作,幾個比魔鬼更恐怖的年輕人帶著仇恨闖進大廳……

巴黎經歷的這場伊斯蘭恐怖襲擊中,截至目前,已有132名死去,其中117名在巴塔克蘭劇院遇害。

經歷了這場屠殺的美國樂隊死亡金屬之鷹(Eagles of Death Metal),演繹的是傳統搖滾風,以外向開放、肆無忌憚的拉伯雷式幽默著稱。2004年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唱片《和平,愛,死亡金屬》,這次原本計劃為10月發行的新唱片《Zipper Down》作宣傳,在歐洲巡演到12月。

樂隊幸免于難,次日一早即返回美國。還未走出震驚的他們選擇低調,也不接受任何采訪。

“那時,這里是允許我們進入的僅有場地之一”

巴黎游客大多關注輝煌的巴黎歌劇院或者巴士底獄歌劇院這樣的大型場所,對于巴黎人,“巴塔克蘭”是他們更熱衷熟悉的演出舞臺。

坐落在巴黎東南部11區的伏爾泰大街50號,和共和國廣場毗鄰,距離2015年1月發生的《查理周刊》槍擊案址,僅有幾分鐘的步行路程。

周末,年輕人和潮人都喜歡在共和國廣場及周邊餐館吃飯、酒吧小聚,或者觀看演出,或者坐在不遠處的運河邊,舉著啤酒閑聊……

巴塔克蘭劇院1864年由建筑師查理·杜瓦勒設計,1991年3月載入巴黎歷史建筑名單。

建筑主體正面裝飾顏色鮮艷,橘紅、黃綠色的奪目,有別于巴黎傳統石灰色的莊嚴,呈現出奇特的異國情調。建筑風格借鑒了中國寶塔設計,尖頂后來被削平,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形狀,依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東方寶塔。

巴塔克蘭多次易主,經營范圍也不斷變化:最初設有表演節目的咖啡館、舞池,還有臺球室、劇院,1926至1962年期間,改造成電影院,1933年遭遇大火,1950年出于安全要求部分摧毀重建,2006年,它的正面墻面才恢復了原本色彩,而最初的原始寶塔尖頂早已蕩然無存。

1980年代初,巴塔克蘭重新回歸表演劇場的使命。有別于巴黎歌劇院或其它一些小資且封閉的巴黎劇場,巴塔克蘭大眾通俗,開放前衛,舉辦各種私人或者公開的表演活動,幽默舞臺劇或者主題晚會,社會地位和文化程度迥異的巴黎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喜愛的節目。

三十多年來,這里尤其是搖滾演出的標志性場所,從Rock‘n’Roll到后朋克,眾多搖滾歌壇代表和音樂傳奇人物在這里亮相:婁·里德(Lou Reed)、瓊·貝茲(Joan Baez)、治療樂隊(the Cure)……

“那時候,這里是僅有的允許我們進入的幾家場地之一。”曾經在電臺做音樂主持、法國黑人音樂先驅Chabin回憶,“1982到1984年,每個周日,14點到20點,人們在這里舞蹈……也正是在這里,最早的電子放克和嘻哈唱片在巴黎首演,一起營造了1980年代的激情和集體歡樂……”這段如同節日的時期,是非洲和法國海外省地下音樂以及諸多時尚人士共聚一堂的日子,也成就了幾年前的舞蹈劇《A l'ancienne舊日時光》,用來懷念1980年代巴塔克蘭的狂歡。

如今,巴塔克蘭的活動同樣豐富多彩。巴黎人愛它,親熱地將其稱作“巴塔”,它和巴黎另外兩座著名劇場——特里亞農(Le Trianon)、奧林匹亞音樂廳齊名。

劇院為何成為目標?

為何恐怖分子選擇巴塔克蘭下手?眾說紛紜。

法國《電視周刊》在恐襲第二天采訪了劇院所有者和管理人之一、制片人多米尼克·勒維爾,他也是巴黎著名搖滾音樂節Les Inrocks的組織者。

多米尼克·勒維爾分析,巴塔克蘭劇場內場和入口處極其靠近,比起有著長長走廊的奧利匹亞廳,或者需要上階梯的特里亞農劇院更容易闖入。

《世界報》撰寫了題為“巴塔克蘭,一個伊斯蘭極端分子長期瞄準的目標”的長文,分析巴塔克蘭劇院成為襲擊目標可能的歷史原因。文章透露,在“伊斯蘭國”宣布對恐襲負責的同時,特別指出,“巴塔克蘭是一個曾經在邪惡的慶?;顒又芯奂顺砂倜绨菡叩牡攸c”。

有專家強調,巴塔克蘭很久以來就已是伊斯蘭教擁護者的襲擊目標,因為他們懷疑劇院前所有者是一位猶太復國人士。

法國國際關系安全研究中心的馬克·??嗽珜戧P于法國出現的巴以沖突的專著,提到,2009年,法國四大主要親巴勒斯坦協會就發表聯合公告,抗議計劃在巴塔克蘭舉辦的一場支持以色列軍隊的音樂晚會,晚會最后改在一個小型猶太人活動中心舉辦。

而2007年到2009年,音樂晚會為以色列軍隊籌措了用以扶持軍隊社會活動的基金。2008年,親巴勒斯坦抗議者就在劇院外放映了一個蒙面男子放言威脅的錄像帶。2009年加沙地帶戰爭爆發,法國《費加羅報》披露,情報部門甚至掌握了一起由巴勒斯坦圣戰組織策劃的針對巴塔克蘭的具體襲擊計劃。一名法國年輕女性在接受司法調查時,還確認開羅的一名同伴解釋攻擊巴塔克蘭的計劃,正是因為劇院的所有者是猶太人。

不過,制造這起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也許打錯了算盤,因為劇院所有者在2015年9月已經將劇院出售,移居以色列生活。

恐襲后原本安排的其它音樂會都已取消。多米尼克說接下來的一周,音樂會制片人將會聚到一起商量如何應對,互助活動也在進行。他還透露一位英國經紀人打來電話,如果需要組織一場聲援音樂會,旗下所有的藝術家都會來參加,“盡管屠殺如此恐怖,但是生活應該繼續”。

網絡編輯:佳凝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