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真的熱衷于生育?

拋開這種逆向種族歧視不提,即便將“中國人熱衷于生育”當成一個不含價值偏見的事實性判斷,這也是一個誤判。

(新華社/圖)

拋開這種逆向種族歧視不提,即便將“中國人熱衷于生育”當成一個不含價值偏見的事實性判斷,這也是一個誤判。

“知道”(nz_zhidao)想跟你談談,中國人是否真的熱衷于生育?

可能許多人都會認為,由于受“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人比西方人更熱衷于生育。網上甚至有不少小憤青提問:“為什么中國人精于繁殖(請注意他使用了羞辱性“繁殖”一詞)?”

拋開這種逆向種族歧視不提,即便將“中國人熱衷于生育”當成一個不含價值偏見的事實性判斷,這也是一個誤判。因為不管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看,中國人的生育率都低于西方社會。目前所有的華人社會——包括實行計劃生育的中國大陸、鼓勵生育的臺灣、香港與新加坡,總和生育率僅有0.9至1.2,處于世界最低水平。

歷史學家對古代人口與生育的研究,也可以駁正人們一直以來誤以為中國人熱愛生育的錯判。近代之前,在西方社會,一名已婚婦女平均會生育10個孩子。而根據程民生的評估,在中國宋代,北方家庭平均每戶約生養6.20個子女,南方家庭的子女數目還要更少一些,平均只有5 .38人。顯然,宋代中國的生育率遠低于中世紀的西歐社會。

宋代節育措施

因為宋朝人的生育能力不如中世紀西方人嗎?不是的。這是因為從宋代開始,中國社會的育齡夫婦已經有意識地控制生育,自覺使用了節育手段。研究經濟史的李伯重教授提出,宋元明清時期,生育控制在中國一些地方逐漸普及,成為這些地方人口行為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別是江浙地區,民間社會出現了普遍性的節育意識與多樣化的節育技術。

節育方法的廣泛應用,導致南宋以降江南地區的人口增速發生“明顯下降”:江南的八府一州,“七世紀中葉約有10.3萬戶,十二世紀末葉則有102.1萬戶,5個世紀內增加了9倍;而十三世紀初,江南人口約有800萬,到十九世紀中葉,則為3600萬,即6個世紀中只增加3倍。”(參見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與傳播》)

按李伯重先生的研究,宋人使用的節育方法包括利用藥物或其他手段避孕、人工流產與實現絕育。宋代的醫生已經明白多種藥物可以致使孕婦流產,北宋末刻印出版的《經史證類大觀本草》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均收錄了五六十種墮胎藥,其中多種經現代藥理實驗,已證實確實具有致流產的藥效。

限于當時的科學發展水平,這些藥方與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我們不應該高估。但是,從節育方法在宋代醫書廣泛記載的事實來看,我們可以肯定地確信,宋朝平民顯然已經在有意識地嘗試控制生育,至少有一部分宋人并不愿意自然地生兒育女。

由于當時的避孕與“人流”技術畢竟滯后于民間高漲的節育意識,宋代社會還存在一種非常殘忍的控制生育方式:溺嬰。如江南東路,“男多則殺其男,女多則殺其女,習俗相傳”;荊湖北路,“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江西婺源,民“多止育兩子,過是不問男女,生輒投水盆中殺之”;福建一帶溺嬰之風尤盛,“閩人不喜多子,以殺為常”,“閩人生子多者,至第四子則率皆不舉”。宋人用“不舉子”的概念來陳述溺嬰、殺嬰的野蠻陋俗。

許多人都以為,溺嬰是因為貧窮。但宋代的“不舉子”現象卻表明,貧窮并不是民間生子不舉的唯一原因(當然貧困確實是重要的因素),因為宋代東南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高于中西部,但溺嬰之風更盛;不少富有的家庭也是“不過二子一女”而已。今天我們都知道,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其實會激發與強化人們的節育觀念。南宋民間生育控制行為的流行,可能跟城市化與商業化的加速有關聯。

總而言之,對于很多宋朝人來說,她們并不愿意無節制地生育孩子,民間社會對“多子多福”的認同,未必如我們今天想象的那么高。我覺得,或許正因為民間對“多子多福”的認同并不高,傳統的主流社會才會刻意宣揚“多子多福”,以補救時弊。

計生服務分隊在為育齡婦做節育手術(資料圖)。 (CFP/圖)

發放生育補貼

今天的一些人口學研究者會將人口當成社會發展的累贅與負擔。但宋朝的政府與主流社會顯然不是這么認為,他們更相信人口是國家的財富。因此,宋朝政府并不支持民間自發的生育控制行為,而是鼓勵生育,將人口增長列為考核地方官員的首要指標:“守令滿替,并以生齒增減,為殿最之首。”

當然,宋王朝也不會像后世的羅馬尼亞那樣設立“月經警察”。宋政府的對策是:一、立法禁止溺嬰,“殺子之家,父母、鄰保與收生之人,皆徒刑編置”。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溺嬰的陋俗也必須嚴厲禁止;二、給貧困家庭發放生育補貼,激勵她們將孩子生下來撫養成人。南宋紹興八年(1138),高宗下詔:“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者,給錢養之。”這便是南宋政府的“胎養令”。

那么怎么樣的家庭可以獲得生育補貼、政府補貼的標準又如何呢?紹興八年的一道法令規定,“州縣鄉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貧乏之家,生男女不能養贍者,每人支‘免役寬剩錢’四千。”宋朝政府按居民財產多寡,將鄉村戶劃為五等,坊郭戶劃為十等。鄉村第五等戶,是“家業錢”只有三四十貫(按購買力折算,相當于人民幣1.2萬元)以下的農村下戶,家境貧寒,“粗糲不充,布褐不備,均未免凍餒之憂”;城市第七等戶以下,家產通常不足十幾貫錢,也是貧乏之家。因此它們都被納入國家救濟的范圍。

救濟的標準是生下孩子后,政府給每戶每胎補貼4貫“奶粉錢”,大約值1200元人民幣。這筆支出來自“免役寬剩錢”,是由地方政府征收并留存備用的一項財政收入。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宋朝貧民生育補貼,是由地方財政負擔的。

“胎養令”施行三年后,即紹興十一年(1141),由于地方政府的“免役寬剩錢”有限,入不敷出,一位叫王洋的地方官建議朝廷,對妻子有身孕的農民免除一年雜色差役。

宋高宗接到報告后,批準了免除孕婦丈夫搖役的提議,又批示讓中央財政撥款發放生育補貼。紹興十三年,又下詔蠲免生育之家的丁稅。

到了紹興十五年(1145),胎養補貼改為由常平倉、義倉聯合發糧。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之后,又改為同時發送錢米:“詔,應福建路有貧乏之家生子者,許經所屬具陳,委自長官驗實,每生一子,給常平米一碩、錢一貫,助其養育。余路州軍依此施行。”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朝廷又重申舊令:“申嚴民間生子棄殺之禁,仍令有司月給錢米收養。”

總之,按南宋政府“胎養令”的精神,凡鄉村與城市的貧困家庭,在妻子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可以到所在州縣政府登記,申請政府救濟。政府的救濟包括免除孕婦丈夫一年的搖役;蠲免生產家庭的丁稅錢;以及發放生育補貼。

育兒公益基金

盡管宋廷的“胎養令”要求所有州縣均必須給轄下的貧困之家發放生育補貼,但由于財政資金緊缺,或因為吏治腐敗,“胎養令”的實際執行難免打了一個折扣。

為救“胎養令”之未及,南宋不少地方官員與士大夫又發起成立“社會化育兒公益基金”,叫做“舉子倉”或“舉子錢庫”。

許多研究者認為,南宋“舉子倉”是淳熙年間趙汝愚在福建率先創立的。但實際上,“舉子倉”非趙汝愚首創,早在紹興五年(1135),由于福建路的建、劍、汀、邵四州“細民生子多不舉”,地方當局遂“逐州縣鄉村置舉子倉,遇民戶生產,人給米一石”。此為南宋“舉子倉”的先聲。

后來趙汝愚就任福建安撫使時,又上書朝廷,請求推廣“舉子倉”之制,獲得朝廷批準。自此,“舉子倉”廣布于福建路,如建安縣有舉子倉十所,甌寧縣有舉子倉二十六所,浦城縣有舉子倉十二所,政和縣有舉子倉十一所。福建路之外,當然也有舉子倉,如趙善譽在潼川路諸州設舉子莊:“以羨貲給諸郡置莊,民生子及娠者俱給米”。

依福建模式,“舉子倉”有固定的資金來源:一為沒官田產的租息;二為常平倉的撥款;三為民間富人的捐獻。賑濟標準一般是:每戶貧困產婦每產一胎,給米一石。一些設“舉子錢庫”的地方(如武平縣)則發錢若干。

跟宋政府“胎養令”的財政補貼屬性不同,“舉子倉”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紳辦性質的公益基金。雖然“舉子倉”的普及有賴于地方政府的倡導、扶持與資助,但在“舉子倉”的建設過程中,更離不開地方士紳的支持與參與。主持“舉子倉”日常運作的通常也不是官方,而是地方士紳:“舉子倉亦倉也,然非官司所掌,其原出于鄉先生及鄉大夫。”地方政府一般只充任“舉子倉”的監管者。

如荊湖南路桂陽軍的“舉子倉”,其管理制度是這樣的:桂陽軍(軍為州一級政府)委派一員司法官擔任整個州郡“舉子倉”的監管官,下面每個縣則委派縣丞或主簿擔任該縣“舉子倉”的監管官;同時,州郡政府與各鄉“舉子倉”又分別聘請一位居鄉士紳任收支官,負責倉糧的收存與發放;州郡政府與縣政府再分別聘請兩名士紳任附籍官,負責審核和批準居民生育資助的申請與登記。懷孕婦女之家,在胎兒五個月大之后,可到附籍官那里登記,申請補助;到孩子出生后,便可以拿著登記憑證到收支官那里領米。

請注意,“舉子倉”生育補助的申請與發放是分離的,由相互獨立的兩組人員負責。監管官按月檢查全郡“舉子倉”的申請與收支情況,并報告知軍。每隔半年,知軍再報荊湖南路的提舉司備案。應該說,南宋“舉子倉”的管理制度已相當完備了。

貧民生子而無力撫養,政府與社會運用國家財政與公益基金助其養育,這才是名副其實的“社會撫養費”。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后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網絡編輯:Irene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