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是沒有選擇的” 航拍這種燒錢的游戲

航拍是“有錢人的游戲”,它的“鏡頭感”一分錢一分貨——肯尼亞航拍,光直升機每小時租金就上萬美元。

責任編輯:李曉婷 朱曉佳

在肯尼亞,王琛航拍了“馬拉河之渡”:在馬拉河前,大群遷徙的角馬止步不前,鱷魚和河馬在水里虎視眈眈。老弱病殘的角馬率先跳入河中,用自己的身軀喂飽河中天敵,中青年角馬迅速搶渡。 (王琛供圖/圖)

航拍是“有錢人的游戲”,它的“鏡頭感”一分錢一分貨——肯尼亞航拍,光直升機每小時租金就上萬美元。

續時是倫敦航拍的常態。在白金漢宮上面都能續拍一小時。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

看到王琛航拍的“紅沙漠”,王石們加緊種樹,2015年的目標是750萬棵。

2009年,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和他在攝影圈的好友、企業家王琛航拍阿拉善左旗的沙漠,“看完心里拔涼拔涼的”。

阿拉善左旗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北京沙塵暴的源頭之一。2004年,王石、任志強、郭廣昌等80位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每年在沙漠種1萬棵樹。五年后,王石邀請王琛組織一次航拍,準備記錄綠化成果。

“飛過去以后,王石一看,傻了:‘感覺我種了很多樹,但從空中一看,沙漠太大了,我的樹什么都不是,一下子就飛出去了。’”王琛說。

這是王琛五百多次航拍中的一次,他和王石都是深圳企業家攝影協會的領袖人物。在深圳,加入這個攝影協會的企業家超過3000人。

巴丹吉林沙漠的形勢比王石所看到的更嚴峻。2010年8月,王琛再次航拍巴丹吉林沙漠,看到金色沙丘中的一抹胭脂紅——在風沙侵蝕下,一片淡水湖變成鹽湖,胭脂色的嗜鹽細菌和藻類覆蓋了湖面,在陽光下鮮艷奪目。一個月后,王琛又飛過此地,一切被黃沙掩埋。

2011年,王琛編輯攝影畫冊《地球密碼》,把這幅作品放在第一頁,他在作品旁注解:“在與沙的長期對峙中,湖水的力量越來越弱。如何保護水源、如何保護這片漠北江南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14年9月,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為這幅作品頒發了限量鑒證書,作品限量沖印10幅投放市場。當代攝影收藏家靳宏偉花2萬元收藏了其中一幅。

寧夏的&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