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垃圾焚燒低價搶標風波 病灶是企業低價,病理是政府失責

政府作為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降低價格就是推卸自己的責任。政府生病企業吃藥,個別企業吃藥整個行業中毒,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成了公眾眼里的病人。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政府作為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降低價格就是推卸自己的責任。政府生病企業吃藥,個別企業吃藥整個行業中毒,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成了公眾眼里的病人。

政府生病企業吃藥

2015年迄今,一些地方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垃圾處理費中標價屢創新低。從5月份山東新泰項目中標價的48元/噸,陡然降至8月份安徽蚌埠項目的26.8元/噸,直至9月份江蘇高郵項目再次刷新紀錄:26.5元/噸。個別項目價格偏低也許不足為慮,但趨勢令人恐懼。

未中標的企業指責刷新低價的同行,呼吁行業自律,但又競相降價,裹挾了整個行業。輿論棒喝也不能喚醒整個行業走出這個“囚徒困境”。已有企業負責人擔憂:“一些早期按照合理價格建成的項目,不僅無法按照協議進行合理提價,甚至還有依據這種低價趨勢降價的可能。”也有地方政府在質疑:“到底是以前的企業忽悠了政府,還是現在的政府在忽悠企業?”

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局面?真的是不良企業的投機和惡意嗎?未必這么簡單。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收益大致有兩類:地方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費和焚燒垃圾電價收入。26.5元/噸,一個規模1000噸/天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處理約36萬噸垃圾,地方支付的費用只有區區約960萬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