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諜影 “地理密探”在行動

非法測繪者通常打著旅游、探險、生態環境考察、考古、學術研究、經濟合作的旗號。測繪工具很隱蔽,一部高精度手持GPS 接收機“可以裝在褲兜里”;測繪的手段也更為隱蔽。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邊境諜案頻發,見諸報道者卻為數不多。據不完全統計,非法測繪幾乎占據這些案件的半數,以日韓籍人士居多。而涉外非法測繪案件處罰力度不大,通常“講明政策,沒收工具,禮送出境”。 (農健/圖)

非法測繪者通常打著旅游、探險、生態環境考察、考古、學術研究、經濟合作的旗號。測繪工具很隱蔽,一部高精度手持GPS 接收機“可以裝在褲兜里”;測繪的手段也更為隱蔽。

2015年10月底,大雪尚未來臨,吉林省長白縣村民尹剛在田間辛苦地勞作。短暫休憩時,視野中出現了一名手持望遠鏡的男子。

“四處張望,鬼鬼祟祟的。”尹剛立即向駐軍某邊防連報告。軍方派出的執勤人員盤查該男子發現,他不僅持有外國護照,還攜帶一部高倍望遠鏡,相機中儲存著當地多數軍事設施的照片。

人贓俱獲,一起間諜案浮出水面。

諜影重重

當天晚些時候,在該名外籍男子的內衣口袋中,國家安全局工作人員又查獲一張即將完成的手繪邊境兵力部署圖。

事發“東北亞局勢的心臟地帶”。長白縣北依長白山主峰,左臨鴨綠江,與朝鮮山水相連。中朝兩國的軍事部署,特定時空內的土壤與空氣,也都被認為極具情報價值。

正因如此,有一群“地理密探”逆流而來。他們甚至對從圖們江對岸刮來的風進行秘密采樣,希望能從大氣中捕捉到放射性物質,進而分析核試驗的整體水平和相關的技術細節。

距離核試驗場最近區域的泥土,也一度被“地理密探”竭力獲取。韓國《朝鮮日報》2013年2月26日的一篇報道直言不諱,“核試驗場附近的泥土,成為美日韓諜報戰激烈爭奪的目標”。

一江之隔,足以管窺對岸的“神秘國度”,1300多公里長的中朝邊境線上諜影重重:潛伏、刺探、拍照、加密、發送,類似影視劇中的情節不時地上演。

漫長的中朝邊境線上,各方人員為何偏愛“丹東”?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超認為,丹東與朝鮮一步之隔,是中朝兩國重要的經貿口岸,邊貿人員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