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不講‘計劃生育很緊迫’了”四代計生干部口述

二孩政策放開后,計生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顯著減輕了,一些人開始擔心計生部門和自己的將來。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二孩政策放開后,計生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顯著減輕了,一些人開始擔心計生部門和自己的將來。 (CFP/圖)

“生育政策,實際操作中有余地”

口述人:苗霞

50后,女性,1988年開始從事計劃生育工作,歷任甘肅省計生委副主任、國家計生委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中國計生協會秘書長、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國家人口計生委辦公廳巡視員等職務

1988年,我調任甘肅省計生委工作。1990年,我到農村檢查工作的時候碰到一件事。一個鄉黨委書記把他的弟媳婦送去節育了,他母親想不通生氣,后因為心血管病突發去世了。全村人都罵他,說他為了當官把家里人害了,他特別委屈,一見到我們就發火:“都是因為你們!”

我了解了情況之后,趕緊召開了群眾大會,自己上去講話,我說:“計劃生育是國家定的政策,不是他的錯,要是說執行中有啥問題,你們找我反映,不要跟他過不去。”鄉黨委書記當著我們的面流淚了。

三十年前計劃生育政策收緊,上面有很多很嚴的要求,基層干部要一家一戶做工作,很難的。我們到基層去,聽到許多抱怨,“上面政策時緊時松,弄得下面不好做事”。

老百姓的生育愿望和上面的要求總是有距離的。上邊的政策是原則的,而基層的工作是很具體的,服務是多方面的,計生專干都是本村人,他們怎么可能六親不認呢?

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這兩個中間找到平衡,互相來做一些讓步。比方說生育政策,實際操作中有好多余地。

各省的計劃生育政策都規定: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農村有計劃地安排二孩(一個女孩的可以再生一個,一個男孩的有若干特殊情況可以安排二胎),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生多孩。這樣每對夫婦平均生育1.8個,加上自然不孕等因素的結果,就是農村普遍生二孩。實際上普遍生二孩,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只是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那時候農村傳統文化很濃,女人不生男孩子,是沒有地位的。我們就要求,對“雙女戶”家庭節育后一定要敲鑼打鼓地去看那個女性,人家把東西扔出來,你就再去送,送到她收下為止。就是想造成一種聲勢——“不是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