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沒有特區”

思想政治課、黨委團委、軍訓……這些屬于中國教育制度甚至中國社會的特定符號,中外合作大學是照搬全收,還是予以拒絕?

責任編輯:馮翔 實習生 閔珍琪

 

寧波諾丁漢大學的一節英國文學課。在中外合作大學中,小班化的討論課是最為常見的課堂形式。 (南方周末記者 陳之琰/圖)

思想政治課、黨委團委、軍訓……這些屬于中國教育制度甚至中國社會的特定符號,中外合作大學是照搬全收,還是予以拒絕?

打開課件,唐朝樂隊搖滾版的《國際歌》響起。坐在課堂里的學生大多都是“95后”,都說:“原來馬克思也可以那么high!”

這是一所中外合作大學里全體學生必修的人文課程,英文版的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每個學生課前的必讀篇目。

特殊的是,這門課程在這所學校還多了一重屬性:它相當于本土大學的“思想政治”。

《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應當按照中國對同級同類教育機構的要求開設關于憲法、法律、公民道德、國情等內容的課程”。

因此,在中外合作大學,雖然沒有照搬本土大學的思政課,但卻都設立了以“中國文化中心”“國情中心”等命名的專門機構,負責相關課程。

“不說謊話”

在中國,讓老外明白黨委的重要性很容易,但說服他們同意設立思想政治課就要頗費一番工夫。

“在一所中國公立大學和一所美國公立大學合作辦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