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克隆牛工廠”神話真相克隆產業化依然遙遠

北大博雅集團與黃禹錫合作開辦“世界最大克隆牛工廠”,號稱計劃年產100萬克隆牛胚胎。但國內外專家指出,從低存活率和轉化率、生產成本看,量化生產克隆牛的計劃仍有諸多現實問題。而食品安全和監管缺失,更令人對它充滿疑慮。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藏文婷

(農健/圖)

北大博雅集團與黃禹錫合作開辦“世界最大克隆牛工廠”,號稱計劃年產100萬克隆牛胚胎。但國內外專家指出,從低存活率和轉化率、生產成本看,量化生產克隆牛的計劃仍有諸多現實問題。而食品安全和監管缺失,更令人對它充滿疑慮。

九點不到,北大博雅集團董事長許曉椿就早早抵達辦公室,準備接受美國《時代》周刊的電話采訪。2015年11月28日,這天早上,通過電話會議,超過20個國家的記者正排著隊采訪他。

一天前,北大博雅剛剛宣布,將在天津建立“全球最大的克隆牛工廠”。當晚,“中國企業計劃年產100萬克隆牛胚胎”的標題,已登上《紐約時報》亞洲版的網站首頁。

“我們要做就做別人很難超越的事情。”許曉椿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難掩得意,“讓大多仍在實驗室中的克隆技術走向大規模商業化,‘全球最大的克隆工廠’無疑已經是前無古人的創舉。”

“克隆產業化的序幕才剛剛拉開。”許曉椿說。不過,包括從事克隆牛的一百多所實驗室在內,整個中國畜牧業都對許曉椿的“創舉”反應冷淡。“克隆技術產業化商業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單憑一個公司絕對不可能做起來。”一名要求匿名的克隆牛領域專家一字一頓地說。

事實上,北大博雅并不是第一個被媒體報道的克隆企業。2008年,BBC就曾報道華大基因已研制出數百頭克隆豬。

不過,此后的七年,華大基因再未就此在媒體亮相。南方周末記者從華大基因得到的回應是:“克隆技術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尚未上市,暫不便接受采訪。”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不過,與高管的高調相比,天津市濱海開發區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內,五層樓的“全球最大的克隆工廠”卻大門緊閉,顯得空空蕩蕩。“領導不讓任何人進去。”保安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說。

南方周末了解到,“克隆工廠”總共5層,其中一層將建成“克隆博物館”開放參觀,二層以上則是真正的“工廠”。天津市濱海開發區管委會透露,博雅承諾將在2016年間完成裝修并投產。

與傳統意義上的“肉牛工廠”不同,“克隆工廠”更像是一座龐大的實驗室,抑或是已經成型克隆牛胚胎的“生產線”和“種子配送中心”。據北大博雅集團此前的消息,建成后這里將擁有全球最大的動物克隆實驗室流水線、最高標準的克隆動物中心、生物多樣性基因資源庫。

許曉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