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導師童慶炳先生

又一次動了考博念頭之后,我便把目標鎖定在北京,童慶炳先生則成了我心目中可以追隨的導師。那是1994年,而終于幾經波折考到童老師門下,那已是1999年的事情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01年于北京香山公園,童慶炳(右一)與弟子野餐,從左至右:王珂(左一,現為東南大學教授)、吳子林(左二,現為《文學評論》編審)、1999級博士生趙勇(中,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和2000級博士生曹而云(右二,現為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 (作者供圖/圖)

又一次動了考博念頭之后,我便把目標鎖定在北京,童慶炳先生則成了我心目中可以追隨的導師。那是1994年,而終于幾經波折考到童老師門下,那已是1999年的事情了。

考進來的第一學期,童老師為我們開講《文心雕龍》專題。頭一次上課,他挨個兒介紹每一位學生,讓大家相互認識。介紹到自己的幾位學生時,他話就稠了,說:這位是王珂,福建師大的副教授,文章寫得很多。這位叫吳子林,他也是福建連城人,我們兩個人的村子挨得很近,是我的一個小老鄉。這位嘛——童老師把手指向了我這里:他叫趙勇,是從山西的一所師??歼^來的。他往我這里考了三次,最終把我考感動了。

眾笑,我亦笑,但我笑得顯然不是滋味。

有一陣子,我對童老師的這個說法耿耿于懷??剂巳未_實不假,但考感動云云卻會讓人浮想聯翩,這讓同學們怎么看我?您老就不能換種表達?可是,童老師已經把那句話撂到那兒了,你能讓他收回去嗎?既然覆水難收,何不阿Q一把,將計就計?因為,在童老師的學生中,能把他考感動的似也不多,甚至我在這方面還拔了頭籌。想到這里,我多云轉晴。后來,每遇別人問起我與童老師的關系,我就夸而有節,飾而不誣,說:童老師本來是不想要我啊,我是死皮賴臉地考,接二連三地考,活活把他老人家考感動了啊。

許多年之后,記不清是在一個什么樣的場合了,我在童老師面前比劃模仿,把他當年如何介紹我們的故事講述一番,那似乎是為了說明童老師的率真。在座的人都笑了,童老師笑得尤其開心,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但他只是笑,沒評論,不解釋。笑著笑著,我忽然就意識到童老師當年的那番說辭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簡單。當年童老師招收了我們四人,考分我排名第一。而我進入北師大之前,已經發表過七十多篇文章,還出版過一本小書。這些成績不能說有多大,卻也說不上有多寒磣。童老師對這些自然心知肚明,可他不提別的,只說“感動”,這既應該是真實想法,但又何嘗不是一種話語策略?他要給我一個下馬威,壓一壓我的傲氣。這樣,我以后的路才能走得穩健、踏實。

我倒吸一口涼氣。果如此,童老師的弦外之音,許多年之后我才算聽出點意思。

但我當時卻沒去認真琢磨。我的思維方式是小胡同趕豬——直來直去,童老師心直口快那么說,我就直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