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少年與校長不可辜負
近日,由中國平安人壽全程獨家公益支持,主題為《教育的未來——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的2015年教育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眾多教育專家、學者、媒體人士和由平安人壽客服節活動邀請的120余名鄉鎮及偏遠地區中小學校長等出席論壇,共同暢談如何建設孩子的精神世界。
原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該論壇
論壇同時發布了《中國孩子精神成長的需求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逾八成孩子渴望成為生活和未來的主人。
嘉賓與孩子們進行交流
本次教育論壇由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中國少年報社培訓中心、深圳市少工委、共青團深圳市教育工作委員會承辦,是中國平安人壽繼平安希望小學、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全國校長培訓計劃、平安家庭才藝大賽、平安公益大講堂之后,又一個深度參與建設的重磅教育公益項目。論壇同時發布了《中國孩子精神成長的需求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逾八成孩子渴望成為生活和未來的主人。
平安人壽總經理助理李文明致歡迎辭
中國平安人壽董事長兼CEO丁當在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唯少年與校長不可辜負》的專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平安人壽董事長兼CEO丁當發表演講
尊敬的教育學會、中少總社的領導、教育專家們、校長朋友、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與各位分享的主題是——
《唯少年與校長不可辜負》
為什么分享這樣一個主題呢?首先我想與各位分享一個讓我深深震撼的故事:
校長·少年和四顆糖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何其幸,遇陶行知
我們都曾經是少年,我們也許都曾經與校長直接或間接遭遇過,包括此時此刻也許就有很多少年正在與校長對話。而這樣的遭遇也許會在少年們的人生旅程中刻下深深的痕跡,改變他們的軌跡。正如這個典故里的少年,如果他不是有幸遇到陶行知先生這樣的校長、教育大家,他人生的際遇是否很可能走向偏差呢?是否會因為一次路見不平的磚頭事件而被粗暴地認定為暴力分子、不良學生呢?乃至于以后真得成為了暴力分子、不良學生呢?所以何其幸運,他遭遇的是陶行知校長!
拍磚頭前,他一定曾經被辜負過
而在為這個少年感到幸運的同時,我也深深為這個少年感到遺憾,在他拿起磚頭砸同學的那一刻之前,他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曾經被辜負過。在成長過程中他的精神世界是否曾經被充分關照過呢?是否有人與他好好探討過,面對不平,何時才能揮拳頭砸磚頭呢?
無法苛求過去,但應審視當下
在陶行知先生的年代,也許我們無法苛求社會、家庭、學校做到盡善盡美,因為那是一個動蕩、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
而到了今天,在建國60年后,在改革開放30年后,在我們的經濟總量躋身世界第二之后,我們是否可以以更高的標準來審視一下我們對我們的下一代精神成長是否足夠關注、關心呢?我想這也是我們今天相聚于此的理由。
中國平安與教育的21年
中國平安一直重視對教育的投入與關注。1994年9月8日,中國平安捐資修建的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在安徽六安市順河鎮灘村落成。1000多名失學少年兒童在平安的捐助下重返校園。這所希望小學就是我去考察確定的。20年過去了,中國平安捐建了111所希望小學。在對教育事業進行物質捐助的同時,我們也深感,精神資源的支持越來越必要、重要。因此中國平安也持續發起了平安支教計劃、平安勵志計劃。
我與幕天講壇
2013年,我個人還與南方精英傳媒、馮侖、鄧飛等共同創始發起了幕天講壇,號召社會精英們,回到鄉村走進鄉村中學,以天為幕,以地為席,將講壇搬到廣闊的操場,與鄉村少年真誠分享人生的體悟,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關注鄉村少年精神世界的成長。2年來幕天講壇已經到達28所鄉村學校,與3萬名鄉村少年進行有關成長的分享。
迷茫求助的面孔,欣喜,擔憂。
在我走訪很多鄉村學校時,孩子們問得最多得問題是:“如果考不上大學,讀書能有什么用?”“我們以后就是要進城打工么?”“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爸爸媽媽不理解我,我該怎么辦”。望著他們迷茫求助的面孔,我又欣喜,又擔憂。欣喜的是:這些孩子開始思考他們的人生,理想和未來。因為只有解決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要堅持什么?我的優勢在哪里?我能為這個社會和時代做點什么?這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才完整,他所學習的知識,具備的能力,才不至于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般缺乏根基。
但是我也擔憂:我們成人世界更多關心的是他們是否吃得飽穿的暖,考試成績如何,卻很少蹲下來,認真傾聽孩子們心靈的困惑,認真關注他們精神成長的需求。很多孩子身體上的胃是飽的,甚至是被撐得太大乃至習慣獲取過多能量以至于肥胖的;但他們精神上的胃,也許因為很少使用,已經萎縮,變得沒有需求,僅有的需求也被充斥暴力色情的游戲等垃圾性的精神快餐填滿。而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我們對孩子們的精神成長關注遠遠不夠!
什么都可以辜負,唯有少年不可以辜負!
這是不行的!我們怎么對待這個世界上新的生命,我們就將得到什么樣的未來。因為,少年的未來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未來,什么都可以辜負,唯有少年不可以辜負!
不辜負少年,唯如陶校長!
那么如何才能不辜負我們的少年呢?家長、教育主管部門、教育機構、教育專家、企業,每一個社會角色對少年的精神成長的關注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我認為其中最關鍵的角色之一,就是我們的校長們。
如果我們的少年們遇到的校長都如陶行知先生那般,如此智慧地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呵護好學生脆弱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性自悟,在成長中收獲自尊、自信,樹立平等意識,他們的精神世界絕不至于荒蕪、野蠻。
向中國好校長們致敬!
我們無法期待每個校長都成為陶先生那樣的教育大家,但我們可以期待有越來越多的校長們學習陶先生的精神,如陶先生那樣對待學生。我們呼吁校長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在自己的學校營造一個精神土囊肥沃的小環境,讓少年們都能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成為一個深植傳統的現代中國人;讓少年們直面真實的社會與人生命題的挑戰,讓他們從小學會“選擇”,在思辨中成為一個理性、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多為少年們創造服務社會、服務他人、表達情感的機會,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擔當、善于動手解決問題的人。
我們對校長有如此之高的期望,但我們是否已經向這個職位以及這個職位上的人報以足夠的尊重呢?校長們在勤懇的工作、在不斷的學習,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校長們,即使在回報長期不合理的狀況下也依然在堅守,10年,20年,30年,他們的付出點亮了無數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向中國的好校長們致敬!讓我們行動起來,向校長們表達我們的敬意、心意,為校長們輸送支持的力量。這也是平安人壽在開展主要面向全國偏遠地區的第三屆校長培訓的同時召開首屆高規格教育論壇的由來!因為,為了教育的未來,校長不可辜負!
請永遠不要辜負我們時代的少年!
朋友們,一個人,當靈魂跟不上肉體時非??杀?;一個社會,當教育跟不上發展的步伐時非??膳?!世間的很多事,我們也許不得不接受遺憾的結局,但在教育上我們盡量不要留下遺憾!對身邊的很多人,我們也許不得不說對不起、抱歉,但請永遠不要辜負我們時代的少年,不要辜負為了少年們的成長傾注心力的校長們!
為了未來,讓我們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