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能在火星上種的不止土豆
《火星救援》的前半截是“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后半截是“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
責任編輯:袁蕾
《火星救援》的前半截是“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
一場風暴過后,火星宇航員馬克·沃尼被緊急撤離的同伴留在了火星,他得一個人想辦法活下去。好在他知道最晚什么時候會有下一班飛船從地球來。
在這部太空電影里,整個故事的起因卻是最大的弱點:火星大氣十分稀薄,表面氣壓只有地球海平面氣壓的千分之六,能夠把赫爾墨斯號飛船吹斜的那種風暴,根本不可能有。原著小說的作者安迪·威爾倒是很爽快地承認了這個問題。為了講故事,科學該犧牲的時候只得犧牲一下。
魯濱遜的故事給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主演馬特·戴蒙帶來了最大的難題:一個人怎樣做戲呢。
原著是用第一人稱寫的,直接轉成電影的話,就是大量的畫外獨白。“我和馬特討論了很久,我們都覺得這個故事用畫外音的方式來閱讀是特別好的,但電影并不適合,”斯科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尤其在營地,在火星車上,馬克自在地過著日常生活,好像他的伙伴就在身邊的時候,畫外獨白就不對勁了。”
他們終于想到了解決辦法,在鋪位、廁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