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錢袋子,你不能不知道的這些理財“騙術”
梳理了近年來社會上比較“流行”的騙術,在面對類似事件時,消費者可借鑒,也可舉一反三,識別騙術,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12月8日,據新華網消息,防止被騙,出手一定要謹慎,相信老祖宗傳下來的那句名言“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騙子會揣測人的心理,騙術也在翻新,投資者要時刻擦亮眼睛。
記者梳理了近年來社會上比較“流行”的騙術,在面對類似事件時,消費者可借鑒,也可舉一反三,識別騙術,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高額貼息攬儲
近期媒體曝光,16位來自蕭山、杭州、寧波等地的存款人,受高額貼息誘惑,將2.88億元巨額資金存入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臨夏東鄉(縣)支行,卻遭遇企業和銀行“內鬼”勾結,以假存單作質押騙取貸款。事情敗露后,警方已抓捕一批涉案人員,涉案資金也被凍結,但仍有存款到期多月無法支取。
專家提醒,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同時,一些非常規允諾顯然非機構的正常做法。另外,存款人在關注利息的同時,要多留心眼兒,不要輕信所謂的“銀行信譽”,銀行不僅有“內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