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人”的化學新作用
在巴斯夫,“以人為本”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建立最佳團隊”已經置于公司戰略的高度。巴斯夫更強調團隊協作,迸發出創新的點子,將市場需求轉化為解決方案。
巴斯夫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人力資源負責人芮策滿博士(Dr.-Lars-Reichmann)
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這意味著什么?
巴斯夫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人力資源負責人芮策滿博士(Dr. Lars Reichmann)用企業宗旨概括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芮策滿說,巴斯夫全球戰略的四大支柱中包括“建立最佳團隊”,體現了巴斯夫從戰略高度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在嚴峻的全球性挑戰面前,巴斯夫在三個重要領域發揮關鍵作用:資源、環境和氣候,食品和營養,以及生活質量。而為了鑄就企業的成功,巴斯夫需要每位員工的力量:每個人都是公司戰略實現和公司文化形成的貢獻者。
就巴斯夫連續六年獲得“中國杰出雇主”認證的秘訣,記者和芮博士進行了一次關于“創新”與“人”的對話。
追求協作創新
在巴斯夫,“建立最佳團隊”服務于其他三大戰略支柱:凝聚集團力量增加價值、追求創新幫助客戶更加成功和引領可持續解決方案。
“我們把研發專長、卓越運營、市場認知以及客戶關系緊密結合,通過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讓客戶長期獲益。”芮策滿說。
追求創新,并非“一個人在戰斗”。巴斯夫更強調的是各個團隊通力協作。一個成功的案例是,巴斯夫的研究團隊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發泡材料,但并沒有明確的應用市場,而產品開發團隊離客戶更近,發現了運動鞋行業對這種全新高回彈力材料的需求,經研發聯手反復測試,誕生了具有商業價值的新材料,打造出了馬拉松冠軍腳下的那雙戰靴,增強了該客戶在跑步鞋市場中的競爭力。
“巴斯夫鼓勵員工大膽設想,并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以及解決方案。”芮策滿說。
培養企業家精神和領導力
“巴斯夫是一個典型的跨國企業,跨國企業要在中國成長好,一定要本土化。”芮策滿說。隨著中國的快速變化和發展,企業必須要跟隨這些變化快速做出反應和決策。巴斯夫需要具備企業家精神的員工。
對于具備管理人員潛質的員工,不但會有不同層級的領導力培訓,還有機會通過項目實踐接觸不同部門的領導,甚至到其它市場輪崗,獲得國際經驗。尤其,近年來巴斯夫越來越多的地區性和全球性部門設在中國,在這里的管理人員要具備管理多元文化團隊的能力。
“我們的領導力發展計劃,目標就是要培養卓越領導人,他們需要懂得聆聽和尊重,而且必須具備企業家精神。”芮策滿說。
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巴斯夫在未來發展中將大力加強創新和研發工作。位于浦東基地的巴斯夫亞太創新園將成為其先進材料和系統全球研究平臺的總部,這需要大批科研精英,包括穩定的實驗室技術人員。但目前市場上此類人才缺乏,因此,巴斯夫推出了系統化的“實驗·源”計劃,整合其全球資源,自主開發相關教材,并與國內知名高校聯手,培養了一批扎實穩定的實驗技術人員。據悉,實驗·源計劃的培訓生們將接受基礎化學、精細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表征的基礎培訓,包括理論學習、實驗操作學習、科技英語強化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