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發言人今安在
王勇平、王旭明、毛群安、武和平都是SARS之后第一批新聞發言人中的代表人物,他們也因此被稱為新聞發言人“黃埔一期”。與第一批新聞發言人的陸續退場形成對比的是,人們發現當下能記得住名字的新聞發言人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李梁 蘇永通
王勇平突然結束了發言人的生涯,王旭明今天依然認為,“那場發布會根本不該開,開也不該他自己一個人開,即使該一個人開,也不該這么開”。
王勇平、王旭明、毛群安、武和平都是SARS之后第一批新聞發言人中的代表人物,他們也因此被稱為新聞發言人“黃埔一期”。
與第一批新聞發言人的陸續退場形成對比的是,人們發現當下能記得住名字的新聞發言人越來越少。
“官員兼任”新聞發言人在國際上較為少見,而且新聞發布的權責界定比較模糊。
“一個優秀的新聞發言人不是跟一種現象對抗,而是跟一種文化對抗,這種文化就是少說為佳,不說為美的文化”。
“你發言好與不好,要接受社會檢閱,但最主要是領導滿意,他不滿意你就不能再做太多的發布,發布了也有太多的陰影和壓力”。
新聞發言人和媒體記者之間,也許是一種“愛情”?;貞浧鹱畛鯎舞F道部新聞發言人的日子,王勇平就是這種感覺。“那個時候,鐵路和記者們還處在蜜月期”,鐵路的發展勢頭很好、新聞非?;钴S。最多的一年,他一口氣開了40場新聞發布會,做客20家網站進行訪談。
很快,在經歷了與媒體等輿論的各種碰撞后,這一代新聞發言人和媒體的“戀情”結束了。有人依舊放不下,王旭明把離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崗位形容為“離婚”,但“離了婚還愛”,現在他依然在微博、微信上頻頻發言。
王勇平、王旭明、毛群安、武和平都是SARS之后第一批新聞發言人中的代表人物,他們也因此被稱為新聞發言人“黃埔一期”。
近日,曾經最富爭議的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宣布退休。與第一批新聞發言人的陸續退場形成對比的是,人們發現當下能記得住名字的新聞發言人越來越少。到底是媒體“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還是兩個群體之間已經找到“合適的距離”?
“無可奉告”簡直“有損國格”
2003年的SARS是場災難,卻也是促成新聞發言人和媒體正式交往的“媒人”。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王國慶曾回憶說,SARS之前,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有些部委并不配合,“有時候為了把一位部長請出來,趙啟正同志(時任國新辦主任)也親自打電話”。
地方遇到突發事件,信息渠道也不暢通,為掌握真實情況,回答媒體提問,國新辦工作人員給各省宣傳部門打電話、發電報,遭遇到不少和媒體一樣的冷遇。
“因為SARS的信息發布存在問題,政府形象、聲譽都受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