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罐德國奶粉的跨境之旅

在跨境電商的世界里,一個上海的媽媽,一家一千多公里外的網站,兩罐八千多公里外的奶粉,因為鼠標輕輕一點連接了起來。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朱麗惠

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切實體驗跨境商品,在百貨業的傳統基礎上,廣州不少電商企業開辦了跨境電商實體體驗店,形成了較為獨特的地方特色。 (CFP/圖)

 

在跨境電商的世界里,一個上海的媽媽,一家一千多公里外的網站,兩罐八千多公里外的奶粉,因為鼠標輕輕一點連接了起來。

跨境電子商務的興起得益于政府對電商企業經營進口商品的放開,同時也對監管部門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在一家總部位于廣州的電商網站上,兩罐德國某品牌3段奶粉(適合1歲-3歲的嬰兒食用)被上海媽媽王曄放到“購物車”里。

那是一種在年輕媽媽微信群里被瘋狂轉發的德國奶粉——奶源來自瑞士,德國科技研發。在很多電商網站宣傳圖里,總有個金發碧眼的外國寶寶抱著奶粉,藍色立體字奪目:這款奶粉近似母乳,可以促進發育、不上火、增強免疫、減少便秘。

就在確認下單之前,王曄回頭看了看三歲多、正在玩著美國積木的大兒子,又低頭捏了捏18個月小女兒的臉。

她轉過身,盯著電腦屏幕登記上自己的身份證,填上家里地址,用綁定的支付手段付了三百多元人民幣。

接著,她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等待。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一個上海的媽媽,一家一千多公里外的網站,兩罐八千多公里外的奶粉,因為鼠標的輕輕一點連接了起來。

“從那天起,我發現了一個新世界”

這是王曄第一次在國內的電商網站買國外奶粉。此前,“直接購自國外”幾乎是她孩子所用之物的必要條件。

那時距離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已經過去三年,但大頭寶寶的影像仍時不時地刺在王曄懷孕喜悅的間隙。電視新聞里一次次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更讓這個新晉媽媽暗下決心,“一定要給寶寶最安全的生活,和國際寶寶‘接軌’”。

王曄并不是一個人。

彼時,“奶粉是媽媽永遠的心病”,而尋找“人肉”代運國外奶粉是很多新媽媽的必備功課。2011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發現,仍有七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

當必須向國外尋找安全的兒童食品成為新一代父母的共識,接下來的問題則是:怎么買更劃算?王曄發現,一罐在國內進口超市需要兩百多元人民幣的奶粉,通過“海淘”能夠省上五六十元。

一方面不愿意麻煩別人代購,一方面又不愿意吃國內外差價的虧。從備孕開始,王曄就開始研究如何直接購買國外的母嬰產品。

王曄至今還記得繁瑣的“海淘處女單”—&m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