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槍的旅程
我對射擊本身并沒有什么愛好。但是,在這次恐怖襲擊發生之后,美國人都普遍產生了不安全感。尤其是我住在首都華盛頓附近,每天在美國的政治中心上班,這種不安全感便愈發強烈。
責任編輯:聶寒非
在加州的圣貝納迪諾恐怖襲擊發生之后的那個星期六,我走進了弗吉尼亞州法基爾縣的一家槍店。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店員很熱情地迎了上來,問我需要什么幫助。
“我需要一把防身用的手槍。”我解釋說。
我對射擊本身并沒有什么愛好。但是,在這次恐怖襲擊發生之后,美國人都普遍產生了不安全感。尤其是我住在首都華盛頓附近,每天在美國的政治中心上班,這種不安全感便愈發強烈。
“你想要多大口徑的槍?是彈匣的還是左輪?”
我對槍的知識有限,于是便請他給我介紹。這家面積大約只有一百平方米的槍店里面,可供挑選的槍支大約二百種,其中一半是手槍,其余是步槍與獵槍。最貴的半自動步槍不到兩千美元,最便宜的舊手槍只要不到一百五十美元。手槍中,有警察愛用的史密斯威森45式,也有軍人經常佩戴的格洛克9毫米。
由于小時候俄國小說讀多了,我首先挑中的是一把一個巴掌大的左輪手槍。
“這把槍對你并不合適。很難打。”店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