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LGBT
校園里的LGBT,他們如何公開自己的身份呢?
LGBT是由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s)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組成。1990年代,由于“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性少數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并逐漸普及。
小綠是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2015年,他終于鼓起勇氣和父母出柜,公開自己男同性戀者的身份。父母剛開始很難過,母親哭了。后來母親從浙江過來看他,陪了他半個多月。小綠開始慢慢地和父母交流,給他們看一些有關的資料,幾個月過去了,父母也就逐漸接受了他的這個身份。
小綠的爸爸對他說,如果小綠打算和女生結婚,他就準備一筆錢,如果不結婚則父母會把錢留下來自己養老。在學校里,不論是同寢室的室友,還是其他同學或者老師,都把他當作普通學生一樣看待。他是中山大學彩虹小組的成員,平時也會來參加小組的一些活動和課程。2016年7月是小綠畢業離校的時間,他打算留在廣州,他覺得廣州的城市文化多元,相對比較包容。
Tomi是廣州大學的學生。在她念高中的時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