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商戰輿論戰復盤

2015年的商戰輿論戰,有時粗暴,有時血腥,有時幼稚,有時迷離,但仍有著抑制不住的野性。這是資本的力量使然。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廖媛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2015年的商戰輿論戰,是一個秋天,我卻在秋意中看到了生機。

中國這一代的商業領袖并不容易,他們吃過比別人更多的苦,當然也嘗到比別人更多的甜。我不希望出現這樣的輿論景觀:你好大,我害怕。這不僅是富人的不幸,也是中國的災難。

2015年的商戰輿論戰,有時粗暴,有時血腥,有時幼稚,有時迷離,但仍有著抑制不住的野性。這是資本的力量使然。資本仍然看重這片市場,所以廝殺,血拼。輿論沙場的秋點兵中,我發現看似低潮的中國經濟,其野性,像春筍一樣盎然!

我對未來的中國經濟,謹慎地樂觀!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2015年中國的商戰輿論戰,那就是“秋”!這一年,經濟秋風起,商戰秋意現。秋聲是秋天的輿論,在這一年,我們時時聽到金屬碰撞聲。閉目一思,將2015年商戰一幕幕翻過,萬千馬蹄聲滾踏而來。

淘寶單挑:江湖恩怨法

2015年商戰第一槍,來自淘寶,子彈打在國家工商總局。

開天辟地第一回,公司敢于嗆總局!但淘寶的輿論第一槍打得很有技術范,它瞄準的靶子不是國家工商總局,而是其網監司司長劉紅亮。

2015年1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網監司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劍指淘寶。4天后,淘寶官微轉發“淘寶小二”的一條微博,表示:“我們接受神一樣的存在,但我們看不懂的是,屢次抽檢和報告中,不同的標準和神一樣的邏輯”,點名劉紅亮司長,直言“避免黑哨對市場無比重要”。

1月28日上午,總局披露針對阿里巴巴的白皮書,指出其存在5大突出問題,明確表示法律面前沒有特殊的市場主體,告誡阿里系主要高管要有底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要克服傲慢情緒。

當日下午,淘寶在官微上發表官方聲明,“針對(工商總局網監司)劉紅亮司長在監管過程中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決定向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投訴。

吊詭的是,對淘寶發難的并非個人,而是機構。為什么淘寶要避開總局網監司這個機構,而單挑司長一個人呢?

這樣單挑PK的輿論戰打法,人們并不陌生。我在給廈門大學研究生上《輿論學方法論》課時,專門講了輿論的脫困術,其中一個戰法就是“江湖恩怨法”。我舉了三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農夫山泉。2013年農夫山泉被指產品中關于有害物質的限量甚至寬松于自來水標準。水的質量問題,本來是一個黑白問題,但接下來的輿論戰則轉化為一場標準之戰,當各種術語帶著類似DB33/383-2005、國標GB5749等這樣的數字撲面而來,一般讀者基本上已經被這些“標準”搞迷糊了。盡管質疑農夫山泉的媒體不止一家,打響第一槍的其實是21世紀網,但農夫山泉最后卻只單挑了《京華時報》,指其連續27天、用67個版面批評自己,“開辟了一家媒體批評一個企業的新聞紀錄……”隨后有爆料稱《京華時報》被發現與某公司合作經營桶裝水的銷售業務。黑白的問題,最后演變成一家企業和一家媒體的恩怨。

第二個案例是臺灣的“王金平關說案”。最初爆出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為民進黨黨鞭向司法部門關說,王陷入輿論風暴,岌岌可危!可當馬英九傻乎乎地跳出來興師問罪,王金平采取“擁黨尊馬”的輿論戰打法,輿論開始轉彎。盡管馬英九一再強調揮淚斬王是為了“司法正義”,但高達66%民眾認為此事是黨內政爭,僅19%認為馬是為司法而戰。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黑白問題,由于馬英九的“攪局”,“關說案”變成了“馬王之爭”。法律的是非,變成了江湖的恩怨。王金平沒有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