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合作吃掉一整只雞” 歐洲食品搶灘中國

為推銷自己的食品,歐盟各國官員正紛至沓來,這是2012年中國對進口食品實行統一管理后,最大規模的一次。文化差異、謹慎的政府管理,雖讓好事多磨,但中國的13億人口、與歐洲互補的食物習慣,讓歐洲人依然對此充滿想象。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劉文慧

滕明向丹麥環境與食品部部長解釋他所賣的進口豬蹄。 (南方周末記者 郭絲露/圖)

為推銷自己的食品,歐盟各國官員正紛至沓來,這是2012年中國對進口食品實行統一管理后,最大規模的一次。文化差異、謹慎的政府管理,雖讓好事多磨,但中國的13億人口、與歐洲互補的食物習慣,讓歐洲人依然對此充滿想象。

2015年11月13日上午11點,滕明(化名)剛將柜臺后的半只豬掛上鉤子準備分割,就看到了菜場那頭走來的一隊金發碧眼、身材高大而西裝革履的人們。

為首的女士走過來和他交談。“她說自己是丹麥環境與食品部部長,想要把丹麥香腸出口到中國來。”在春秀路菜市場賣豬肉四年以來,這是滕明第一次在菜場見到國外部長級官員。

那天,他貨架上唯一來自歐洲的產品是德國的豬蹄。此前,他也曾賣過丹麥的豬蹄和下水。和國內豬蹄18元每斤的價格相比,進口豬蹄15元一斤的價格更加好賣.

這已非丹麥王國環境與食品部部長伊娃·漢森第一次來中國。幾天前,她剛帶領15家丹麥企業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國際食品展銷會,并做了開幕演講。

持續低迷的經濟,正讓歐洲人紛至沓來。2015年,德國農業部部長、副部長前后三次訪問中國;波蘭、德國肉類和食品相關協會相繼在2012年、2013年設立中國代表處;今年,丹麥大使館設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專門負責在食品進出口方面進行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對接……“對我們來說,出口食品到中國是優先事項。”漢森說。

炙手可熱的中國市場

莫凡也曾在法國駐華大使館工作,2012年成為法國豬業聯盟和法國畜牧及肉類協會駐華首席代表。2012年是歐洲國家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的高峰,任遠也是在這一年,加入剛剛設立的波蘭農業協會中國辦公室。

不過,在莫凡也看來,兩年的準備期過后,2015年才是法國食品進入中國的真正巔峰——過去法國出口中國的量每年在七萬到八萬噸。而今年僅僅在上半年就超過了七萬噸:“今年的總量會在十萬噸以上。”

“現在每個人都想要到中國去,每個人都想要分一杯羹。&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