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天使還是魔鬼?
CRISPR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定制嬰兒”等問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在眉睫。對特定人群進行永久性的基因“強化”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公,也有可能被強制使用。
責任編輯:朱力遠
科學家已經發明出可以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的技術,問題是我們是否該阻止它的發展。
CRISPR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定制嬰兒”等問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在眉睫。對特定人群進行永久性的基因“強化”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公,也有可能被強制使用。
這是一項可以與氣候變化相提并論的爭論。它所涉及的技術可能會治愈包括抑郁癥和艾滋病在內的多種重大疾病,但它卻也讓人擔心會給人類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這項技術叫做“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技術,或者更確切地說,規律成簇的間隔短回文重復(簡稱“CRISPR”),其基本原理來自細菌對抗病毒的一種機制。它被證明能夠用于人類細胞僅僅是三年前的事,但它發展迅猛,就連這個領域中的科學家都感到跟上最新進展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2015年12月初,世界上基因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聚集在華盛頓,召開了為期三天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會議上,學者們探討了“基因編輯”這項革命性技術帶來的科學、倫理和監管問題。這讓基因編輯在短短八個月之內第三次成為國際熱點話題。
稍早的時候,2015年4月,中山大學的生物學家宣布首次對人類胚胎進行了基因組修改,這引起科學界的軒然大波。
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了一次專題研討會,與會者包括科學家、哲學家、律師和政府官員,他們呼吁在安全性和功效被確切證明之前,應禁止對人類胚系基因進行“編輯”。“對人類基因組的干預應僅可用于預防、診斷或治療目的,不能用于對后代進行改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倫理委員會在一份公告中稱。他們指出,后者會“把全體人類固有的和平等的尊嚴置于危險境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