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經濟將有哪些新動向?——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六大看點
“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2016年中國經濟將有哪些新動向?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據新華網消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2016年中國經濟將有哪些新動向?
12月18日至21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形勢、穩增長重點、結構性改革戰術任務、重要改革領域、惠民生要點和開放戰略做出了明確部署。會議強調,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看形勢:新常態下基本面向好但也面臨困難挑戰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新的五年中國經濟將面臨何種形勢?
會議對我國經濟面臨的整體形勢判研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
會議認為,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潛力大,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形勢的研判,明確了我國在整體經濟增速和就業有韌性的同時,也必須忍受結構調整的陣痛,一部分產能過剩企業要淘汰出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要看到經濟穩中求進的積極成效,為未來工作增加信心,看到風險點和不確定性,把穩中求進的好的勢頭保持下去,使得經濟發展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能夠比較穩定。
看增長: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是發展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