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風限電頑疾難除,風電“起風”不易 ----2015年風電產業回顧

■2015年的風電行業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國家能源局已經在多個場合釋放出淡化裝機目標的政策導向,引導風電行業重新步入正軌,風電行業開始進入平穩發展的階段。

經過前幾年的低谷期,風電行業終于迎來新的發展期。

2015年初,國家能源局下達通知,取消發電機組(含風電場、太陽能發電項目)并網安全性評價。緊接著,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隨后,4月份公布“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項目共計3400萬千瓦,超出業界預期。

受政策推動,各地方政府及運營商加快推動風電新增裝機速度,搶裝潮出現。據中國可再生委員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風能協會)調研顯示,僅上半年中國共有270個風電場項目開工吊裝,裝機容量為1010萬千瓦,同比增長40.8%。其中,海上風電共裝機50臺,裝機容量16.6萬千瓦。

截至2015年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916萬千瓦,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0553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同比增長27.6%,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993小時,同比增加15小時。提前完成風電“十二五”規劃目標,堪稱世界級的發展業績。

然而井噴式發展的同時,消納不暢、棄風限電問題如影隨形。根據國家能源局七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三北地區依然是棄風限電重災區,其中蒙西棄風電量33億千瓦時,棄風率20%;甘肅棄風電量31億千瓦時,棄風率高達31%,吉林更是棄風電量22.9億千瓦時,棄風率43%。

其中,最令業界震驚的莫過于9月28日,僅僅一天時間,甘肅某大型發電集團新能源公司限電比例創下驚人的79%,再次刷新歷史最嚴重水平。當天,該企業損失電量1304萬千瓦時,意味著直接浪費經濟效益600萬元。

一直以來,棄風限電都是制約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的頑疾。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風電發展速度過快,電網透支建設步伐沒跟上;另一方面,風電自身帶來的缺陷:隨機性和波動性,棄風實屬無奈之舉。

除此之外,風電行業還面臨著嚴重的消納不暢的問題。風電建設雖然快而集中,但是當地的用電負荷小,無法就地消納,外送又比較困難,特別是西北、河北地區電網薄弱,棄風現象更是嚴重。

尤其是11月份后,北方開始進入供暖季,作為清潔能源的風電卻迎來“寒冬”,棄風限電形勢愈加嚴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預測稱,今年全年可能會有200億-300億的電量流失,直接經濟損失會高達100億元左右。

如此態勢讓無數企業叫苦不迭。他們除了要承受棄風限電帶來的嚴重虧損,受電價下降和限電不改的影響,還面臨企業補貼不能及時支付的困境。有企業表示,今年國家共發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補貼,其中最后一批是2014年8月發放。一直以來,補貼推遲發放是常態,最遲甚至有拖欠三年的,但是這對陷入裝機熱潮的風電企業而言,他們將會面臨資金鏈斷裂。

風電行業發展困難重重,亟需變革,下半年的風電行業頻頻釋放出“改革”信號。

首先,需要加強風電行業的規范管理。事實上,在此前的5月下旬,國家能源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風電年度開發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對于棄風限電比例超過20%的地區、年度開發方案完成率低于80%的地區,不安排新項目。

除此之外,還積極推動新能源風電的利用率。財政部曾出臺文件要求自2015年7月1日起,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風力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以此鼓勵風力發電,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國家政策頻出,更加注重清潔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據媒體披露,風電“十三五”規劃將積極發展四大領域,即不限電地區上不封頂、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簡化風電項目的市場準入、電改落地帶來的風電運行環境的改善。

另外,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影響,我國的風電企業也有可能走出國門,推進國外的風電投資,加強風電外送。

考慮到這是風電行業回暖的第二年,在面臨巨大裝機量,并網容量巨大增長的同時,風電行業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