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奪萬科 世界最大房企成為資本市場之餌

通過連續劇式的控制權爭奪戰,圍觀者第一次親眼目睹金融資本的力量——百億理財資金,經過層層包裝成為“收購炮彈”;總資產6000億的世界最大房企,如此脆弱。

責任編輯:顧策 蘇永通

三十多年來,這是王石第二次遭遇萬科控制權之爭。 (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

通過連續劇式的控制權爭奪戰,圍觀者第一次親眼目睹金融資本的力量——百億理財資金,經過層層包裝成為“收購炮彈”;總資產6000億的世界最大房企,如此脆弱。

在金融混業漸成趨勢背景下,各路資本圍剿上市公司股權的浪潮早已襲來。寶能系即便退了,還會有新的狩獵者接踵而至。

保險企業成為新的超級資本玩家,一旦資金鏈告急,將帶來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個體量龐大且不斷加杠桿的金錢游戲,應盡快、全面納入監管視野。

“不歡迎”。

2015年12月17日晚,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石對“寶能系”正式宣戰。這場明星企業家與金融大鱷之間的企業控制權之戰,迅速成為輿論焦點。

王石之所以站出來,是因為危機已迫在眉睫。此前兩周內,“寶能系”旗下企業鉅盛華動用7個資管計劃,以近百億元巨資一舉在二級市場攬下4.97%萬科(000002.SZ)股權,持股比例上升至22.45%。

而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顯示,鉅盛華12月15日再次買入1.184億股萬科股份,耗資約23.35億元。此舉令鉅盛華以及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合計占有萬科股份繼續升至23.52%。

緊接著,12月17日、18日上午,另一家險企安邦保險也大舉增持萬科股份,令其持有的萬科A股股權比例達到7.01%,相當于萬科總股份的6.18%。雖然安邦來意不明,并不能算寶能系的一致行動人,但兩家總持股比例已經接近30%,足以令人擔心。

不僅三成股權旁落人手,萬科股價也被推高到24.43元的危險高位——在過去七八年時間里,萬科的股價大都在個位數徘徊,最高不超過15元。

12月18日下午,萬科以重大資產重組為由緊急停牌,將戰事打斷一個月。

此時,在這場“三國殺”中,騎墻觀望的安邦保險成為關鍵角色。根據公開資料,萬科管理層這方所持萬科股份為20.64%(其中包括萬科原大股東華潤的15.29%、劉元生的1.21%及萬科盈安合伙持有的4.14%),寶能系握有萬科股份為23.52%。很顯然,持有6.18%萬科股份的安邦無論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會獲勝。

12月23日晚近12點,安邦終于表態。萬科、安邦在各自網站發表結盟聲明,萬科稱歡迎安邦成為重要股東,安邦則表態積極支持萬科發展。雙方聯手,真心或是假意?尚不可知。這場股權爭奪戰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其實這樣的股權大戰并不算一件新鮮事。保險公司圍剿上市公司股權的浪潮早已鋪天蓋地襲來。自2014年以來,寶能系旗下企業已舉牌或參股華僑城、中炬高新等近10家上市公司,更在今年7月開始的“險資舉牌”熱潮中四度舉牌成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東。生命人壽、安邦保險更是如法炮制,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掃貨”式收購上市公司。

對萬科來說,警報早在一年半以前就已拉響。2014年年初,就有金融機構上門溝通,透露出收購萬科股權的意向。萬科總裁郁亮迅速在內部發起了事業合伙人計劃,增持萬科股份,以彌補萬科一直以來股權分散的漏洞(其第一大股東華潤長期僅握有15%的萬科股權)。

這場連續劇式的“寶萬之戰”如此引人注目,在于觀眾第一次親眼目睹金融資本的力量——作為總資產達6000億之巨的世界最大房企,萬科在寶能系的攻擊下竟如此脆弱。而這場暫時轉入暗戰的爭斗,也留下了諸多疑團和懸念。

既然萬科管理層早已未雨綢繆,但為何一直未能實施一勞永逸的方案,以致“野蠻人”最終破門而入?寶能系以賭徒般的孤注一擲爭奪萬科控制權,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調動如此巨額的資金?在寶能系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