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包天仁:成敗皆由報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行1300萬份的報紙。
責任編輯:馮翔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行1300萬份的報紙。
如今,46名教師因討要200萬保證金,在北京起訴他和教育部。
眼下,62歲的英語教師包天仁又開始第二次創業。
快15年了,包天仁仍然記得很清楚。
2001年5月29日早上7點半,他準備出門上班。門一打開,立即從門外擠進兩個男人,將他推回屋內,其中一人用東西抵著他:“這是槍,不要動”。
站在他面前的兩人頭戴禮帽,鼻梁上架著大墨鏡。一人手執獵槍,另一人手里提著葡萄酒(當地特產)的包裝箱,看著像去送禮,其實里面裝的是繩索和汽油。
“有什么話好好說。”包天仁明白,自己被綁架了。對方提出要300萬,否則殺了他全家。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包天仁最終被勒索走100萬元。之后,他報了警,很快破案。那兩人被槍決。
彼時,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這位《英語輔導報》的創始人,走出了一條官、商、學“三棲”的道路。他的報紙發行量最高時達1300萬份,同時還是正廳級的通化師范學院院長,并身兼通化市政協副主席。
最近,62歲的包天仁,因為拖欠200萬元的保證金,被推上被告席。
“我們一直認這筆賬。”包天仁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他打算逐年還清。
包天仁說,人生是個拋物線,他的前半生經歷了波峰,也跌到過波谷。走出谷底的他,謀劃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
62歲的包天仁為了第二次創業到處奔波,今年坐了78次飛機。
“全民英語”的黃金年代
包天仁出生在吉林通化農村。首屆工農兵大學生出身,1985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從通化縣高中調入通化師范學院當英語助教。
包天仁回憶,他當中學老師期間起早貪黑地輔導學生,搞題海戰術,就萌生了創辦一份英語學習輔導類報紙的想法。到了大學之后,時間相對寬裕,包天仁重拾辦報的念頭。
1990年3月1日,《英語輔導報》正式試刊,一個專職編輯都沒有,只是找了一些大學老師、學生兼職,成本并不高,創刊當年就實現了盈利。創刊之初的《英語輔導報》只有內部試刊刊號,無法公開發行,他就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遞。
1992年,報紙的發行量已經有80萬,享有一定知名度。當年教師節前夕,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到通化視察,主動要到英語輔導報社去看看。包天仁借機提出了沒有刊號的問題。當年年底,停辦的《吉林農民報》刊號給了《英語輔導報》。
雖然報紙是包天仁個人出資創辦,但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辦報,遂將報紙掛靠在通化師范學院,后者成了主管主辦單位。從法律上說報紙的性質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但事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