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水果店怪談
現在看來,一歲一枯榮的不只是原上之草,還有一大批頂著互聯網或金融名義創業的黑馬企業。
責任編輯:馮禹丁 顧策
現在看來,一歲一枯榮的不只是原上之草,還有一大批頂著互聯網或金融名義創業的黑馬企業,比如以深圳為總部的水果營行。
從2014年末以所謂“水果行業阿里巴巴”的自詡搶步出閘,到2015年6月才正式成立公司,至12月中旬主要負責人遭有關部門控制,水果營行分布廣東、廣西、安徽多地三百余家門店關門大吉,生命周期正好一年。
委屈了這個頗能讓人聯想的好名字。北京方面已嚴令各地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本月末完成全國性的風險摸底排查。而那張長長的重點關注名單中,e租寶、e聯貸、銀杏財富、魯金所、首山財行……林林總總卻沒水果營行的名分。
如果說此前引發社會群體事件的河北申達和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可能因為涉及資金均在四五百億級且波及面太大而未能上榜,那么水果營行沒被直接點名,或許因為它并不屬于當下最受爭議的P2P領域,其10億元人民幣涉案金額的段位也貌似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