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的癌癥體檢

研究表明,除了少數情況外,對于普通人群進行的常規體檢項目幾乎不能有效降低癌癥的死亡率。對于普通人群,如果沒有特殊的疾病風險,比如家族性遺傳疾病、長期吸煙等,很多體檢項目非但沒有益處,反而可能導致不必要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責任編輯:朱力遠

中國、美國、日本對于普通人群的常規體檢推薦項目差別很大。最嚴格、推薦項目最少的屬美國,最寬松、項目最多的是中國,日本介于兩者之間。 (CFP/圖)

研究表明,除了少數情況外,對于普通人群進行的常規體檢項目幾乎不能有效降低癌癥的死亡率。對于普通人群,如果沒有特殊的疾病風險,比如家族性遺傳疾病、長期吸煙等,很多體檢項目非但沒有益處,反而可能導致不必要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了。普通人為了有健康的身體,除了注意飲食、堅持鍛煉之外,絕大多數人也會同意或者進行定期的健康體檢,很多單位也會提供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作為員工的福利。這其中,最重要也是大多數人最在意的就是癌癥的體檢,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癌癥治療的關鍵是早期發現。”

這種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意識當然是值得鼓勵的。但果真如此嗎?每年定期的體檢真的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能早期發現癌癥嗎?對癌癥的早期發現真的能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命嗎?

常規體檢差異大

先看看各國推薦的常規體檢項目。

北京協和醫院體檢中心的普通男性推薦體檢項目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幽門螺桿菌、腫瘤標記物篩查、甲狀腺功能、糖化蛋白、尿常規、大便潛血、彩超(肝、膽、胰、脾、雙腎、前列腺)、心電圖、胸部正位片(X光)等等很長一列。女性還要加上乳透檢查(紅外熱成像檢查)、婦科陰道檢查、子宮雙附件觸診、白帶常規、宮頸超薄細胞檢測LCT、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HPV。

美國預防醫學專門委員會(USPSTF)和美國心臟協會、美國癌癥協會是美國體檢方面最權威的學術機構,它們共同推薦普通男性(即沒有特殊疾病風險的男性)每年的體檢項目并不多,只有以下數項:1.量血壓;2.每4-6年測一次血脂;3.45歲后每3年測一次血糖;4.50歲以后大便潛血或腸鏡檢查以篩查大腸癌;5.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這一項USPSTF明確反對進行每年的篩查,而癌癥協會認為在知情基礎上可以考慮進行,但不作為常規項目廣泛推薦),另外均推薦每年做一次肛門指檢;6.癌癥協會推薦每年一次睪丸檢查以排除睪丸癌。其余的像血尿常規、超聲波、心電圖、胸片都不作為常規體檢項目進行推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