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在爭議中極速前行
這一年,專車風生水起,傳統出租車市場的平靜被徹底打破。滴滴與Uber、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出租車公司及主管部門,三方博弈正酣。數據統計發現,包括Uber在內,專車已為中國至少3億用戶提供出行服務。
責任編輯:李梁 姚憶江 蘇永通 呂宗恕 何海寧 聶寒非 顧策 肖華 馮禹丁 馮翔 呂明合 朱又可 李曉婷 袁蕾 史哲
這一年,專車風生水起,傳統出租車市場的平靜被徹底打破。滴滴與Uber、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出租車公司及主管部門,三方博弈正酣。數據統計發現,包括Uber在內,專車已為中國至少3億用戶提供出行服務。
2015年4月15日
●全國專車“第一案”在山東濟南開庭。
2015年10月8日
●滴滴快的獲國內第一張專車平臺牌照。
2015年10月30日
●上海市交委否定存在“政府管平臺,平臺管專車”的“上海模式”。
2015年11月10日
●網約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窗口關閉。
2015年,專車改變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
這一年,圍繞專車展開的補貼大戰、監管新政,專車、出租車、司機、乘客、專家學者、交管部門,以及海內外資本,都參與其中。
專車不僅在公交地鐵出租車之外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出行選擇,更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市場化方式滿足了多層次的出行需求,不同級別和定價的車型選擇,共享經濟模式下的順風車、拼車,高峰時段加價叫車模式,讓最有需要的人獲得有效的市場供給,提高了城市交通出行的資源配置效率。
然而,專車卻一直在爭議中前行。
2015年1月8日,交通運輸部首次對專車表態,直接使用了&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