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人民幣:你的頭條成了世界的頭條
經濟強則貨幣強,在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經濟引擎,且不斷開放、改革以適應國際規則之后,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走到全球舞臺中央。
責任編輯:李梁 姚憶江 蘇永通 呂宗恕 何海寧 聶寒非 顧策 肖華 馮禹丁 馮翔 呂明合 朱又可 李曉婷 袁蕾 史哲
2015年,中國人生活中重要的關鍵詞——人民幣,不斷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在百度搜索的2015高頻詞中,人民幣貶值排在第7位。
經濟強則貨幣強,在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經濟引擎,且不斷開放、改革以適應國際規則之后,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走到全球舞臺中央。
打開百度搜索框,鍵入“人民幣”,跳出來的前5個熱搜中有4個都與匯率有關,足見人民幣匯率牽動人心。
這一年,人民幣匯率堪稱驚心動魄。在連年單邊升值之后,8月11日,人民幣突然大幅貶值,一次性下調匯率中間價。
罕見、突然的主動貶值,引發了國際市場上從大宗商品到各國貨幣應聲而跌。隨后,人民幣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陷入一輪空前激烈的多空大戰。
對中國來說,這是一次“發現人民幣價格”的主動改革。也就是說,要讓市場自己決定,1元人民幣應該等于多少其他貨幣。
過去的所謂“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實質上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定價。而現在,央行開始抽身退出,希望將定價權交給市場。這一步,中國人早就明白遲早要邁出去,但什么時候邁出去,依然沒有底。
中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