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二氧化氮十年追蹤:華北升,北上廣降對話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布賴恩·鄧肯

誰能想到因為空氣質量改善,北京竟然和敘利亞被一起提起。

責任編輯:李梁 姚憶江 蘇永通 呂宗恕 何海寧 聶寒非 顧策 肖華 馮禹丁 馮翔 呂明合 朱又可 李曉婷 袁蕾 史哲

這是7月30日拍攝的上海陸家嘴全景。根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當天二氧化氮的API值為10,等級為優。 (新華社 車銳/圖)

誰能想到因為空氣質量改善,北京竟然和敘利亞被一起提起。

2015年12月中旬,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2005-2014年間,衛星記錄NO2(二氧化氮)的數據。在介紹短片中,該項目副主任,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大氣化學和動力學實驗室科學家,布賴恩·鄧肯(Bryan Duncan)特意提到了兩個NO2降低的地區:北京和戰火中的敘利亞。

NO2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和燃煤排放,這種棕紅色的氣體是我國例行監測的六項大氣污染物之一,也是PM2.5的前體物。

在NASA的東亞NO2趨勢圖中,中國的大部分為灰色,華北地區呈現出大片的棕紅色,個別地區是刺眼的鮮紅色。北京、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呈現出藍色。

鄧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紅色和藍色分別反映了顯著上升和下降,灰色代表變化不顯著。2005-2014年,上海、珠三角的NO2下降明顯,北京也有下降,但是顯著性不強。

2015年12月18日,鄧肯關于此研究剛發表的論文中,列出了中國19個城市的NO2變化,其中升幅最大的是泉州和武漢,達到了40%以上,降幅最大的是廣州、東莞和深圳,降幅也達到40%以上。論文提出,對于北京和上海來說,減排量可能比衛星觀察到的變化更大。因為周邊地區的NO2都是上升的,很容易傳輸過去。單以2014年來看,所有城市的NO2都下降了。

NO2改善并不意味著PM2.5一定會下降。在NO2趨勢圖上,華北地區一大片棕紅色中,北京僅是一個微弱的藍點。

雖然從未來過中國,但鄧肯很關心北京,他還向美國公眾講授北京空氣污染的故事,只是誤把景山公園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