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丨日企攻略:如何進軍中國環境產業
從環保協助型合作到橫向合作,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開始了更廣泛而有效的合作,這一模式顯然對雙方都更有利。
責任編輯:何海寧
從環保協助型合作到橫向合作,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開始了更廣泛而有效的合作,這一模式顯然對雙方都更有利。
這篇《2015年日企進軍中國環保市場的可行性報告》發表在2015年12月24日的日本網站“日本網”,雖名為“日企攻略”,卻實是在把脈中國環境產業,其中言論頗有精到之處,可為中國提供鏡鑒。
本文作者染野憲治為東京財團研究員。曾任職于環境省、厚生省、資源能源廳,擔任過日本駐華大使館一秘,現任環境省地球環境局中國環境信息分析官。2011年10月起兼任東京財團研究員。著有《中國環境手冊2009-2010年版》等。
2015年日企進軍中國環保市場的可行性報告
前言:2013年1月,北京及其周圍地區遭受了嚴重的空氣污染。這場重度PM2.5霧霾天將北京嚴重的環境污染帶入了公眾視野。在此之前。中國一直被各大環境問題困擾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迅速的經濟增長背景下,環境保護還沒有得到正確的發力。
環境產業的“質”和“量”
今年是中國新環保法實施一周年。中國政府加強環保法規,開始嚴肅對待環境保護的問題。2014年4月,中國在實施環保法25年后,首次在對其進行了修改。中國政府對污染控制的投資金額番了8倍,從2001年的1167億元到2013年的9517億元。
在此情況下,中國環境產業將實現跳躍性的增長。根據中國環保部及其他機構的調查,2011年,2400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