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中國行政立法三十年 應松年: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負責具體工作的應松年教授,親歷了中國行政法學重建與行政立法的全過程。如今研究組雖逐漸淡出,但追溯那段歷史,對于在法治道路上行進的中國仍有特殊的意義。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鄧容

應松年(1936.11-)新中國行政法學科的創始人和帶頭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1960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曾在西北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國家行政學院任教。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剛剛過去的2015年,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這部改變民難告官歷史的法律的誕生,與30年前設立的“行政立法研究組”密不可分。負責具體工作的應松年教授,親歷了中國行政法學重建與行政立法的全過程。如今研究組雖逐漸淡出,但追溯那段歷史,對于在法治道路上行進的中國仍有特殊的意義。

“我知道這不可能被采納,但理論上明確的事情,說了沒用我也要說。我不能說違背良知的話。不然還算什么學者?連個立場都沒有!”

1982年冬春之交,46歲的應松年貿然敲開了北京白石橋路44號的大門。

那是一家裝修簡樸的招待所。彼時,司法部法規司正租用其中的一層,作為國家統編法學教材編輯部的辦公地。聽說這個陌生人想要參與行政法教材的編寫,法規司副司長王珉燦將他上下打量一番:你來吧。

從那一刻起,這個戴著一副黑框眼鏡、操一口寧波口音的中年男人推開了中國行政法學的大門。三十多年里,他見證了這門學科從寄人籬下到自立門派,再到發展出控權論、平衡論的學界爭鳴;親歷了從行政訴訟法到行政強制法的立法、修法過程。

1999年行政復議法通過前,他在一次會議上問道,對部委或省級政府行政行為不服的,為什么不能由國務院復議?有人說,那樣的話,總理就可能被推到被告席上。他卻說,總理當被告有什么不好?這說明我們國家的法治已經進步到這個程度了。

“我知道這不可能被采納,但理論上明確的事情,說了沒用我也要說。”2015年年末剛剛度過傘壽的應松年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不能說違背良知的話。不然還算什么學者?連個立場都沒有!”

對于他的立場,有人曾經這樣形容,在公民權利與政府權力如以卵擊石的博弈中,“他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行政法學:寄人籬下,從零開始

推開那扇門前的數月,應松年從伊犁調入西安的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那是他以“右字頭”身份從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畢業,并分配到新疆種地耕田、代課教書21年后的人生轉折。

初到西法大,他本想教授有些功底的法制史。但司法部正要在北京、西南、西北、華東、中南5所政法學院開設行政法課程,西法大沒有專業老師,他便頂了上去。

應松年在華政讀書時從不知何為行政法。好在西法大的圖書館里藏著不少1949年前的國內外行政法舊作,他從民國學者白鵬飛、范揚,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蘇聯學者司徒節尼金等人的著作入手,糅進一些行政管理學書目,臨時抱佛腳般惡補。

為開闊眼界,他從西安出發,過重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