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蛋糕】2015,杠桿上的財富
大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小至斗升小民的家庭財產,在過去的一年里,都深深地受到杠桿的影響。杠桿它讓一些人日進斗金,也讓一些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責任編輯:馮禹丁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郭悅
編者按
2015年充滿著意外,財富在杠桿上晃悠得令人膽戰心驚,最吸金的行業竟然是異軍突起的專車。
2015又充滿著必然,最賺錢的公司越來越金融化,實業的賺錢能力開始下降,即使是超大型的壟斷企業。
這是經濟坐標里的一年,刻度里衡量出的變與不變。
在增速無可爭議地放緩的大轉折當口,這一年的經濟表情,如此詭異莫測,我們截取了三個小側面:
在制造業重鎮珠三角和長三角,實體經濟和它最重要的“輸血者”銀行之間,深陷于一場貸款僵局;
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盛極一時的P2P陷入跑路潮,昨日熙熙攘攘的CBD辦公室一夜之間就搬空,充滿著“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荒誕感;
而隨著新一代消費者掌握了錢包的主動權,一場消費革命卻紅紅火火地發生了,不僅“中國媽媽”們坐買全球,連三四線城市也都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買買買”正在重構中國經濟的動力。
無窮變化的這一切都讓我們對明天充滿好奇,未來世界將會怎樣?
“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看上去都與魔法無異。”
英國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這句話早已被印證。他在小說中的諸多想象都變成了現實,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即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科幻,現實中充斥著令人驚詫的魔法般的技術。在1979年開始拍攝的《星際迷航》系列電影中,星際戰隊使用的是帶有觸控屏的手持PADD(Personal Access Display Device),現在這個小玩意變成了我們手中的iPad。
同樣的例子還包括手機、潛水艇、直升機、火箭、萬維網、虛擬現實,甚至信用卡。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均歸功于科幻作品的啟發。
新技術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