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3.0”,主因究竟何在?

由于閾值設置間隔太小,“熔斷機制”的“磁吸效應”的確是重要的股災誘因,但諸多不利因素,可能才是“股災3.0”的更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郭悅 朱麗惠

4個交易日里,“熔斷”再次誘發股災,A股市值“蒸發”6.8萬億元,股民人均損失十多萬元。 (CFP/圖)

由于閾值設置間隔太小,“熔斷機制”的“磁吸效應”的確是重要的股災誘因,但諸多不利因素,可能才是“股災3.0”的更重要原因。

“磁吸效應”警告

4個交易日,4次“熔斷”,誘發A股上證綜指從1月4日的3536點(開盤價)暴跌至1月13日的2949.6點(收盤價),被稱為“股災3.0”。

那么,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否就是“千夫所指”的“熔斷機制”?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金融界從業人士,給予的回答趨于一致,“‘熔斷機制’的確是重要的誘因,尤其是‘磁吸效應’下,如果下跌3%,則很快會到5%,暫停交易;恢復交易之后,會更快地突破7%,直接休市。因此,這個‘制度設計’上的‘錯誤’,對于大跌,難辭其咎。”

對于閾值設置間隔太小,容易導致“磁吸效應”的問題,包括深交所在內的多家機構,其實在“熔斷機制”正式發布之前已經明確指出了。但這些意見并沒有影響監管層的決策。

深交所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版熔斷”時間明顯較長,尤其是7%檔位的“熔斷”,將導致全市場中斷交易至收盤,這必將影響市場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