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公司董事長陳一舟:人肉的力量不可能打敗黑洞
人人上市時市值為55.3億美元,如今的市值僅有12.5億美元。對此,陳一舟的反思和總結是,人人公司在社交網絡的戰斗,輸在網絡效應上。這個網絡效應人人網有,但騰訊的網絡效應更大。對于這一殘酷現實,陳一舟說他認識得比較晚。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郭悅
陳一舟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只意識到了網絡效應為人人服務,是我們的優勢。后來我才明白,網絡效應為我服務,更為騰訊服務。人人用戶數最頂峰時,也就騰訊的十分之一,根據網絡效應,我們建立起的壁壘,只有騰訊的百分之一。
如果你的主業核心不夠強,相當于你的城墻不夠厚重,你在城外建再多的營寨也沒用,城墻被破之前,城外的營寨早就被敵人燒掉了。我們當時覺得,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至少一座我們能長期堅守的城樓,不能同時搞一大堆業務,那是找死。
陳一舟今年46歲,跟小米創始人雷軍同是湖北人,兩人在武漢大學做過同班同學。后來陳一舟去美國念斯坦福大學,回國后參與創辦了紅極一時的“ChinaRen校友錄”,并把它賣給了搜狐。
后來陳一舟又從美團創始人王興手上買下校內網,改名人人網,并在2008年拿到日本軟銀近4億美元投資,創下當時中國互聯網融資之最。2011年,人人公司(NYSE:RENN)上市,但很快遇到微信和微博的夾擊,進入艱難的轉型歷程。
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的人人已經是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目前人人公司大部分員工都在做互聯網金融業務,做社交的團隊只剩下200人左右。陳一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預計到2016年,人人主要的營收將來自互聯網金融。
人人上市時市值為55.3億美元,如今的市值僅有12.5億美元。對此,陳一舟的反思和總結是,人人公司在社交網絡的戰斗,輸在網絡效應上。這個網絡效應人人網有,但騰訊的網絡效應更大。對于這一殘酷現實,陳一舟說他認識得比較晚。
“即使我們執行力提高一百倍,也做不過微信”
通信領域是有網絡效應的,一個公司的競爭壁壘,跟它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我是學物理的,二十多年前就知道網絡效應,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只意識到了網絡效應為人人服務,是我們的優勢。后來我才明白,網絡效應為我服務,更為騰訊服務。人人用戶數最頂峰時,也就騰訊的十分之一,根據網絡效應,我們建立起的壁壘,只有騰訊的百分之一。
網絡效應是自然規律,沒有哪個公司能夠超越。比我們實力強的公司都跟微信競爭過,比如阿里的來往、網易的易信以及小米的米聊。這些很牛的公司做出很牛的產品,依然沒有打敗微信。為什么?網絡效應。
當然,我們在執行上也有問題。但是,即使我們執行力提高一百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