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環境服務走出國門的并購還很少”環保企業海淘記
2015年環保企業出海投資至少有16起。絕大部分是前往歐美,以資本換技術和產品;僅兩例是發生在亞洲,以運營項目為主。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藏文婷 趙雅 王婭婕
2015年環保企業出海投資至少有16起。絕大部分是前往歐美,以資本換技術和產品;僅兩例是發生在亞洲,以運營項目為主。
“海外并購風潮并不直接等于環保企業走出去的大潮已至??梢哉f,并購潮僅是海外業務潮的‘前浪’。”
2015年全年,環保企業出海投資至少有16起,這一數字是2014年的8倍。
南方周末記者根據公開報道及A股、H股環保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公告整理所得上述數據。這16起海外投資中,既有首創股份等大型國企,也有雪迪龍等民營企業,包括了環保設備生產、污水污泥處理、土壤修復及固廢處理等多個環保領域細分類別。其中,5家企業都選擇了前往美國進行投資。
從2012年6月,聚光科技以3100萬元收購荷蘭Bohnen Beheeer(環境監測領域企業)75%的股權起,環保企業海外投資一直以緩慢的速度在發展,據公開資料統計,其中2012年1起、2013年4起、2014年2起。直到2015年,海外投資有了飛躍式增長。
最近的一起發生在2015年11月6日。云南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水務)發布公告,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泰國經營垃圾焚燒發電的PJT公司。
“由于國外很多地方環保產業仍為空白,因而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環保產業會在海外掀起市場開拓的浪潮。”云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國內媒體亦關注到環保企業進軍海外的熱潮,甚至用“環保行業海外并購集結號”來形容。
“通過跨國并購,一方面有利于企業彌補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