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斯菲爾德:我為什么要打德國總理一記耳光

我在波恩議會期間打斷了基辛格的發言,大聲地呼喊“納粹,納粹,必須辭職”,并打了他一記耳光。但是我立馬就被警察抓住,當然他們當天就將我釋放了?!?br />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15年12月,克拉斯菲爾德到訪北京歌德學院。 (作者供圖/圖)

“一開始我們所做的嘗試是公開基辛格的部分歷史資料,但是沒有什么成效,后來我才決定采取更激烈的措施,打破公眾的沉默。所以我就找一個機會,在波恩議會期間打斷了基辛格的發言,大聲地呼喊“納粹,納粹,必須辭職”,并打了他一記耳光。但是我立馬就被警察抓住,當然他們當天就將我釋放了。”

1968年11月7日,在聯邦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大會上,記者貝亞特·克拉斯菲爾德走上講臺,給時任西德總理基辛格(原納粹黨員)一記著名的耳光,成為德國反思二戰和納粹的里程碑式象征事件。

貝亞特·克拉斯菲爾德1939年生于柏林。21歲時,她在法國作為交流學生,認識了塞爾日·克拉斯菲爾德,后者的父親喪生于納粹時期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其后二人致力于揭露和追捕未受懲罰的納粹案犯,成為著名的“納粹獵手”,并因此在2015年獲得德國聯邦十字勛章。2015年11月份,兩人的傳記《記憶》在德國出版。2012年德國大選中,貝亞特·克拉斯菲爾德作為左翼候選人參與競選總統,當時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選的高克指責前者與東德秘密警察機構斯塔西有接觸,克拉斯菲爾德回應說,她并不知道她的聯絡人有斯塔西背景,且從未受過東德的委托從事過任何工作,她一直是獨立進行調查工作。

記者:很多人認為你長期追查納粹的行動充滿了激情,這種激情或者說疾惡如仇是否可以從你年輕時的生活經歷得到解釋?

克拉斯菲爾德:其實那時生活中接觸到納粹的機會非常多,因為納粹在我的理解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參與了在集中營對猶太人進行屠殺的納粹分子,另一類就是之前在納粹工作任職的人。很多人其實在二戰結束后,還繼續擔任各種職位,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有接觸。多年來,我一直在追查那些納粹頭目,有的已經逃逸到南美等地,但仍被我們揪出來了。

這種行動和我的個人經歷關聯并不大,更多的是出于一種道德上的正義感。我21歲的時候就到法國生活了,然后結婚生子,希望能為德法之間的諒解做些工作。我丈夫很關注這類問題:比如德國二戰期間占領法國,有專門負責將法國猶太人抓送到德國集中營的一些納粹分子,這些人當時并沒有受到審判,這一點引起了我的關注。當時盟軍跟德國有一個協議,就是曾在法國工作的納粹要在當地受審,但是這個審判并沒有做出真正的刑事判處,根據協議的規定,這些人回到德國之后,不得對其進行二次審判。在德國,有的原納粹分子憑借工作業績還得到了挺高的職位,生活也非常優越,等于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1971年維利·勃蘭特成為聯邦德國總理之后,在包括我們在內的一些組織的積極斡旋下,德國政府簽訂了一個補充協議,內容是讓這些前納粹分子為其在法國所犯下的罪行再次面對德國法律的審判,這個補充協議最終提交德國議會審批,并獲得通過。而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為了讓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