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是最玩命的事業

盡管有專業裝備的保護,拆彈依舊極端危險。尤其是拆彈人員的手,為了保持操作的靈活性,他們是不會有任何護具保護的。因此,只要操作時出現意外,幾乎可以肯定會失去雙手。

2015年4月15日,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外西草坪,國會大廈警方的拆彈專家在一架旋翼直升機旁工作。 (新華社/法新/圖)

盡管有專業裝備的保護,拆彈依舊極端危險。尤其是拆彈人員的手,為了保持操作的靈活性,他們是不會有任何護具保護的。因此,只要操作時出現意外,幾乎可以肯定會失去雙手。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拆彈部隊。

中越邊境云南段掃雷行動仍在繼續,這是該地區第三次大面積掃雷行動,涉及云南省文山州和紅河州6縣30多個鎮,雷區總面積70余萬平方公里。

此前,中越邊境曾在1992年和1997年進行過兩次大規模聯合掃雷行動,第三次掃雷行動有何危險性?負責掃雷的中國拆彈部隊具備哪些特殊技能?

戴安娜與地雷的不解之緣

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國士兵就開始在戰爭中使用土制地雷。從當時使用的效果來看,原始地雷威力并不大,未在戰爭中普及。1903年,最早的制式反步兵地雷在俄國誕生,成為現代地雷的鼻祖。

如今,世界上有大約350種地雷。近年來,隨著軍工科技的發展,甚至誕生了反直升機地雷。在現代戰爭中,地雷的布設已經不再是老電影《地雷戰》中那種手工作業的方式,軍隊可以使用飛機、戰車和火箭快速布雷,迅速封鎖敵軍必經的道路。換句話說,只要真的想干,現代軍隊甚至有能力在全球每一寸土地布設地雷,并且需要的時間大約只有1年左右。

地雷因其隱蔽性和大殺傷力成為士兵的噩夢。更糟糕的是,戰爭中遺留的地雷在戰后仍會持續殺傷平民。這也是各國協力推進《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的原因。該項公約是英國王妃戴安娜生前極力推動的一項國際人道主義事業,被視為其主要政治遺產。

在通過《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之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Iren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