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踩著國家的步點轉型
依靠鋼鐵和化纖兩大經濟支柱,華西村創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跡。在產能過剩的泥沼中,這兩大支柱早已輝煌不再,但十多年前“搶購”的金融資產,關鍵時刻充當了救兵。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朱麗惠 郭悅
作為旅游、網游產業的一部分,華西村舉行“刀塔(DOTA2)大賽”。
依靠鋼鐵和化纖兩大經濟支柱,華西村創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跡。在產能過剩的泥沼中,這兩大支柱早已輝煌不再,但十多年前“搶購”的金融資產,關鍵時刻充當了救兵。
新一代掌門人吳協恩保持著對大政方針的敏銳嗅覺,他試圖通過踩著“國家的步點”帶領華西村完成新舊產業的順利交接。而這種轉型,客觀上也倒逼著華西村標志性的集體主義制度“與時俱進”。
2016年1月13日,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西股份,000936。SZ)發布2015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5年全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0%-50%。華西股份是華西村鄉鎮企業華西集團控股43%的上市公司。
這意味著華西村正走出以往深陷鋼鐵和化纖傳統產業的困境。此時,距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去世已經過去了兩年多。
2013年3月,吳仁寶逝世。當時華西村的傳統支柱產業——鋼鐵和化纖業務開始走下坡路。外界一度懷疑華西村這個天下第一村是否會就此沒落。華西股份的小股東們也在股東大會上紛紛抱怨。
接班人是吳仁寶的小兒子吳協恩。其實早在2003年,吳仁寶退休后,吳協恩就已經接過了華西村黨委書記、江蘇華西集團董事長的擔子。
為紀念共和國四位開國領袖,吳仁寶把四個兒子的名字分別取為吳協東、吳協德、吳協平和吳協恩,其中最小的兒子吳協恩在吳仁寶眼里最會賺錢,于是被定為接班人,“阿四這個(村黨委)書記是出錢‘買’來的,因為老大老二老三都沒他能賺錢。”吳仁寶曾說。
“最能賺錢”的吳協恩提出了轉型思路。金融、物流儲運、海運海工是其布局的戰略方向。
“轉型,一定要早、一定要穩。一定要在企業形勢好的時候主動轉,而且精力越足越要轉,不能等到形勢不行了、精力不夠了被迫轉。”吳協恩當時說。
如今,鋼鐵廠和化纖廠或遷出或改造,不再是華西村的支柱。華西村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10月份,華西集團完成的可用資金(凈利潤加折舊)同期增長了14.28%,金融、海運、海工、旅游等新興產業的利潤貢獻率達到65%,鋼鐵、化纖、紡織等傳統業務則縮減到35%。華西村的目標是,爭取在3年—5年的時間內,使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利潤貢獻率變為“三七開”。
抽身鋼鐵“大坑”
華西轉型最成功的一個方面,便是及早抽身,沒有陷入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泥沼。
在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的華西村,華西中心廣場南端的熱電廠已被拆除,在它的原址上,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