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爭論未定,政企各執一詞京六,驚了誰
全國正在推行機動車排放標準“國五”之際,北京已在制定“京六”。后者將放棄國家一直沿用的歐盟標準,轉而參考美國。這激起了業界長達兩年的爭論。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趙雅 藏文婷 王婭婕
全國正在推行機動車排放標準“國五”之際,北京已在制定“京六”。后者將放棄國家一直沿用的歐盟標準,轉而參考美國。這激起了業界長達兩年的爭論。
在車企對標準分歧的擔心之余,更重要的問題是,哪套標準更適合中國,更能降低機動車排放帶來的空氣污染?
“京六”來了,一些車企“急”了。
“車企意見統一,反對搞兩套標準。”2016年1月12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答南方周末問。
兩套標準指的是“京六”和“國六”,它們分別是北京市和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簡稱,指的是機動車尾氣排放有害氣體的限值等。在輕型汽油車方面,前者參考美國標準,后者參考歐洲標準,這一分歧引起了汽車行業的爭論。
在霧霾圍城的壓力之下,這場專業爭論已然進入公共視野。
2015年11月26日,北京環保局發布了“京六”征求意見稿。在一些車企看來,“這是強推”。爭論進入白熱化階段,更多矛頭指向北京:標準不具備延續性,不與國家標準一致,不具備標準制定權……
不過,一些力挺“京六”的行業專家卻向南方周末透露,“京六”標準成熟,“國六”為時尚早,而車企站隊更多是從自身利益出發。
“成本效益、政治問題……這已不屬于技術范疇。”汽車行業專家張宇生(化名)告訴南方周末。
從沉默到發聲
當行業協會向車企征求“京六”意見時,無錫威孚力達的反饋是:“限值可以不一樣,但建議用同一工況。”
工況,指的是汽車研發過程中,油耗、排放等測試所依據的試驗規范。市場上,車企打出的“節油”宣傳口號,指的正是其在工況測試中的“成績”。不同的工況就是不同評分標準,同一產品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分數值,“京六”和“國六”正是使用不同的工況。而工況越接近實際行駛情況,則越能確保“成績”更接近事實,有利于環保部門監管。
早在2014年,北京環保局表示“京六”將借鑒美國加州標準,后者采用了以FTP75為首的5個工況。不過,從一開始,汽車企業就是拒絕的。
受訪的多名專家向南方周末證實,企業私底下都有怨言,但在“京六”的研討會和內部工作會議上,企業代表卻閉口不提。“車企誰敢說不?都在會下說。”一名企業內部的工程師告訴南方周末。
車企最大的擔心在于兩套標準并行。“標準不同,工況不同。如果兩套標準并行,意味著同一款車型企業需要出兩套方案,相當于兩種產品,費人費工費力。”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動力總成部部長黃昌瑞向南方周末解釋。
“京六”派率先公開發聲。2014年7月到9月,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先后在中國汽車報、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