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與運氣 ——頂級學術雜志的觀點之爭
《科學》雜志的論文認為,大多數癌癥是因為純粹的“壞運氣”;而《自然》雜志的論文則認為,只有10%-30%的癌癥的發生可以歸結于基因突變或壞運氣,大多數外源性的癌癥風險因素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研究人員在一位血癌病人的基因中發現了一個基因突變,并試圖剔除它。
一年之內,兩家頂級學術雜志就癌癥的發生機制發表了觀點大相徑庭的兩篇論文?!犊茖W》雜志的論文認為,大多數癌癥是因為純粹的“壞運氣”;而《自然》雜志的論文則認為,只有10%-30%的癌癥的發生可以歸結于基因突變或壞運氣,大多數外源性的癌癥風險因素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為什么是我?”
這句話幾乎是所有癌癥患者在知道自己被診斷為癌癥后的第一反應。
是啊,為什么偏偏是我?但似乎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整、正確的答案。是因為家族有癌癥遺傳史,因為抽煙,因為喝酒,或者干脆就是因為倒霉,運氣太差?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各國的癌癥研究人員做了很多的努力。
壞運氣
2015年1月,著名的《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轟動全球的論文。作者是美國著名的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研究室的托馬塞提(Cristian Tomasetti)和沃格爾斯坦(Bert Vogelstein)兩位博士。文章的題目是“干細胞分裂的次數可以解釋不同組織的癌癥風險的不同”。這個題目看起來似乎就只是一個數據分析的再普通不過的文章。然而,文章的結論卻很是驚人:我們的結果提示只有不到1/3的不同器官的癌癥風險的不同是因為環境和遺傳因素所致。絕大多數癌癥是因為純粹的&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