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好書·非虛構類

為什么有的國家窮、有的國家富?有的國家的經濟持續增長了好幾百年,有的只能增長幾十年?

責任編輯:劉小磊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為什么會減少》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為什么會減少》,[美]斯蒂芬·平克著,安雯譯,中信出版集團,2015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挑戰成見的書。經歷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我們的直觀印象是人類越來越野蠻了。但平克用“暴力下降”這個指標(他計算的是因暴力死亡的人數跟所有人口的比率,而不是指絕對人數),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人類的道德的確比以往有所進步,比以往更文明了。平克刷新了我們認識歷史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我們對人這種動物的前途的信心。

特約評點:

《重提這個問題:人類是在不斷朝著改善前進嗎?》,這是康德1797年提出的問題。于是,歷史有無發展、有無進步的問題,就獲得了一個新的衡量的標準,這就是人類是否在不斷朝著自我改善前進。“改善”指什么?人性嗎?恐怕沒有人敢說人性正在變得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說人性變得越來越壞??磥碜詮挠辛?ldquo;人性”,“人性”就應該是一個恒定的概念,兼有善惡兩個不同的向度。那么是否還能找到“改善”的另外的標準呢?斯蒂芬·平克這本書就是回答這一問題的。這本書的副標題叫“暴力為什么會減少”,他找到的是暴力行為。于是我們看到了大量的統計數字,從中世紀說起,一直說到現在,讓詳盡的統計數據告訴了我們人類公共行為中的“暴力現象”正在變得越來越少。當然,在“11月13日”巴黎恐怖襲擊之后說這樣的話,我們心里并不踏實;就我們的現實感受來說,社會的暴戾之氣也似乎有增無減。但這本書出版后還是好評如潮。權且讓我們相信作者的統計與分析吧。但“上冊”最后一頁中的一句話還是刺疼了我的雙眼:“也許,我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更讓人警覺的是作者所列出的六個區別大屠殺危機與非大屠殺危機的風險因素:1.一個國家是否有過大屠殺的歷史,一旦有過,就不會輕易消失;2.該國政治是否穩定,感覺權力受到威脅的政府是否想通過某種混亂實現自己的目的;3.統治精英是否來自少數民族,是否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感到不安;4.民主畢竟是防止大屠殺的關鍵因素,從1955年到2008年,專制國家發生種族屠殺的可能性是民主或半民主國家的3-5倍;5.是否實現了開放貿易;6.政治精英們是否堅持某種排他性的宗教信仰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