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中國和中東之間中間人" ——伊朗駐華使館首席研究顧問華納茲談中伊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東,對于中國外交很多方面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伊朗也是如此。
責任編輯:曹辛
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開始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東,對于中國外交很多方面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伊朗也是如此。
在“一帶一路”這個框架之下,中伊兩國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原因如下:首先是因為雙方間的互信友好關系;第二,就是中國和伊朗有很大的互補性,在資源上和技術上都是如此;第三,是在創新方面,中國在這方面有非常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中伊可以在這方面互幫互助,同時與伊朗的合作也能夠促進中國在創新領域的發展。
可以這么來說,全世界挑戰美國并能夠存在下來,而且最后以握手告終的國家只有伊朗。我們的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改變游戲規則。
2016年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埃及啟程訪問伊朗,在習近平主席訪伊前夕,伊朗駐華使館首席研究顧問畢納茲先生在人大重陽金融學院,談中伊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緣政治影響。
“'一帶一路'就像以家庭為導向的發展”
在談“一帶一路”之前,要先總結一下在經濟一體化上全球做的比較好的幾個例子,它們并不多。
首先是歐盟,歐盟因為關稅同盟以及共同市場等條件,使得它們建立了一個比較良好的經濟共同體。但是歐盟現在處于赤字狀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在稅務方面并不清楚,并且在機構建設上存在很多問題。
第二種是自由貿易區。主要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它選擇一些國家,然后進行相關的研究,組成一些國家團體,進行相關的貿易和經濟合作。
第三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一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