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山西困局:大小股東紛爭白熱化

概算4.2億,花了11.8億?大股東是否騰挪資金?管理層是否涉嫌貪腐?

(財經雜志資料圖/圖)

(本文轉載自《財經》)

銷售收入一直穩坐全國煤炭行業“第二把交椅”的河北冀中能源集團公司(下稱冀中集團),為在山西圈占優質焦煤資源,2010年花費近30億元真金白銀,控股了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組主體企業之一的山西金暉煤焦化有限公司(下稱山西金暉),并先后投巨資建成了隆泰、萬峰等五個90萬噸及以上規模的綜采現代化礦井。隨著煤炭行業整體形勢不妙,此前隱藏的一些內部矛盾開始暴露。

以沁源縣隆泰煤礦為例,山西金暉占股77%、三名小股東占股23%。過去一年里,圍繞著煤礦是否存在超概算183%的基建造價、原材料設備是否高價買入、原煤精煤是否低價賣出、竣工生產一年多也不進行竣工審計、融資等重大事項不經董事會表決等問題,幾名小股東與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開始公開化。

2016年關之前,幾名失去耐心的小股東維權行為升級,他們試圖讓隆泰煤礦停產、停售,向冀中集團山西公司(下稱山西冀中)討說法?!敦斀洝酚浾?月25日獲悉,面對小股東們的要求,山西冀中已經答應進行竣工審計,但要求找山西省內營業額領先的五家會計師事務所。對此小股東表示不接受,他們認為這五家事務所普遍和大股東關系密切,要求必須找“真正”的獨立第三方進行審計。最后,三家小股東每家推薦了兩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分項目招標,有三家事務所已經中標。

互撕之下,一地雞毛。財務數據等企業內部資料和混合制企業的內控沖突因此暴露,在煤炭行業入冬之際,外界可以借此管窺國有煤企管理之弊和改革之難。

(財經雜志資料圖/圖)

(財經雜志資料圖/圖)

疑問一:概算4.2億,花了11.8億? 

2016年元日12日,寒風凜冽,山西孝義市晟龍大酒店的董事長成貴生把家搬到了晉東南的太岳山上,用他的話說,這是第一次長駐自己投資了近億元的沁源縣隆泰煤礦。

這個煤礦由山西金暉控股70%,晟龍大酒店占股11%。另一個占股8%的小股東張曉利,作為煤礦第一屆監事,多年長期駐礦,但張自嘲:“冀中和金暉不讓我看賬,我無事可監”。

進礦后,成貴生強行叫停了銷售。他發現,目前原煤坑口價為225元/噸,而兩噸原煤洗選一噸的精煤卻只賣360元/噸。簡單測算,不算人工等費用,賣一噸精煤至少要賠90元,他因此猜測認為這些價格“有貓膩”。

張曉利反應更為激烈,他要求煤礦停產停售,全面停業整頓,先雇用第三方審計賬目,“若發現問題,要把冀中主要負責人移送司法!”

另一個占股4%的小股東孟海貴,和成貴生、張曉利態度一致。從2013年年初大小股東們之間開始齟齬,至此正式分裂為兩大對立陣營。

這種內斗隱患,早在冀中集團2010年注冊全資控股的山西冀中,再繼而以山西冀中控股山西金暉51%股份后,就已種下。

山西金暉原是山西呂梁民營企業家李生貴的家族企業,下屬九個實體中有五個煤礦,另有焦化廠、煤焦發運站等其他資產。其中,孝義市萬峰、方山縣瑞隆、離石區榮泰三個煤礦由山西金暉全資控股;另外的沁源縣隆泰和方山縣凱川,則有其他小股東參股。尤其是沁源縣隆泰煤礦,山西金暉占股77%。

隆泰煤礦的全稱是“山西金暉隆泰煤業有限公司”,2009年,在時任省長王君的推動下,山西發動了大規模的煤炭行業兼并重組,沁源的曉利煤礦和萬峰鐵水煤礦被重組成為隆泰煤礦,兼并重組的主體企業是山西金暉。

山西冀中成立后,一直希望能在當地獲得較為稀缺的焦煤資源,但作為外來的煤企,要在山西控股本地煤礦并不容易。最后,山西冀中控股了具有兼并重組主體資格的山西金暉,從而間接控股了山西金暉麾下的五個焦煤煤礦。

這次并購中,山西金暉的凈資產被重新評估為55億元,比賬面凈資產23億元高出了32億元。其中,賬面價值23億元的無形資產(主要是采礦權和少量土地使用費),評估價為48億元。據此評估價,山西冀中收購山西金暉55億元凈資產的51%,收購對價28億元。山西冀中副總工程師蓋建平根據公司高層安排,接受《財經》記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