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會毀掉臺灣嗎?
不過,當小確幸沉浸在自我建立的話語體系中,是否也意味著對外面世界的屏蔽?
為迎合民眾的小確幸心態,臺灣的一些政治人物愛喊口號,提出了諸如高福利、廢核、節能、蓋公宅等政策,好像老百姓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悠哉樂哉滋滋潤潤地生活??墒遣划敿也恢衩踪F,在經濟如此萎靡、市場如此有限、勞動力如此不足的情況下,錢從哪里來???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小確幸如何影響臺灣?
前些時候帝吧出征fb,帶來了一次網絡奇觀。大是大非已經討論得足夠多了,此次我們想細談的是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
有些出征的網友跑錯戰場,本想到臺獨勢力的“傳聲筒”的三立新聞下刷版,卻跑到了三立娛樂主頁下面。該主頁的小編可能是個儂軟的妹子,對于出征網友的同仇敵愾,竟然以賣萌的方式應對。當網友跑錯戰場時,她貼出三立新聞的主頁告訴網友主戰場在哪,后面還畫了個心;當網友貼出了水煮牛肉的美食圖時,她親切回應“看起來好吃”;當網友號召隊友離開時“戰場是三立新聞不是娛樂新聞”,她回復“還是要常來玩啊”……
這個賣萌的妹子一下子也火到了微博。我向幾個臺灣的朋友求證,這個小編是故意賣萌嗎?他們的回答倒頗為相似:應該不是,妹子的態度其實是多數臺灣人的態度,他們對于臺灣以外的一切根本不關心,臺灣現在流行小確幸,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其他的一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與我們對三立娛樂小編的喜愛態度不同,我的臺灣朋友表達的更多是擔憂。一個臺灣朋友說,如果個別臺灣人這樣,我們也會覺得可愛,可問題是,現在這種賣萌啊、小確幸啊是臺灣許多年輕人的特點。從個人生活態度上來說,小確幸固然是好的,可如果小確幸成為一種全民性心態,這對于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卻是一種阻礙。小確幸與否,可以說是臺灣與大陸年輕人最顯著的區別。
臺灣朋友的回答確實引人深思,也提醒我們從另外的角度看待問題。什么是小確幸?小確幸又怎樣深刻影響著臺灣年輕人、臺灣與兩岸關系的?
一種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追根溯源,小確幸一詞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隨筆集《朗格漢島的午后》(1984),“小さいけど確かな幸せ&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