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歸根”不簡單 這些官員為何選擇“告老還鄉”
由于回到老家的干部都已臨近甚至到達退休年齡,難以安排“一線”的黨政實職,人大、政協就成了主要的去處。
責任編輯:李梁
2012年3月6日,北京,海南代表團在駐地開會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中共三亞市委書記姜斯憲(右)在發言。2014年1月,年滿60歲的姜斯憲回到上海,任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有人說想葉落歸根,退休了就搬回老家住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
如果干部在退休之前,能將組織關系轉回老家,退休后住房、醫療、參加老干部活動等,當地就能解決了。
由于回到老家的干部都已臨近甚至到達退休年齡,難以安排“一線”的黨政實職,人大、政協就成了主要的去處。
2016年1月21日,江蘇蘇州市政協會議閉幕,新任黨組書記兼政協副主席曹新平在主席臺就座。他一周前剛從江蘇另外一個地級市——徐州市市委書記一職卸任,新職務對他來說,無疑有些“屈尊”的味道。
但這樣的“降職”,并不同于有些官員因受處分被降職低就,這是曹新平的個人選擇。
據新華報業網報道,1月14日,徐州召開干部大會宣布,60歲的曹新平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徐州市委書記,根據曹新平的個人意愿,江蘇省委安排他回蘇州工作。一個“回”字道出了任職安排的真實原因,曹新平在蘇州從廣播電視大學一名教師起步,一路走到蘇州市委常委兼昆山市委書記的崗位。2006年,曹新平被交流到徐州擔任市長,后升任市委書記。臨近退休,他希望能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也算是葉落歸根。
曹新平在政協的新“搭檔”,比他大一歲的蘇州政協主席高雪坤,與曹新平走了同樣一條回鄉路。高雪坤生在蘇州,長在蘇州,2005年調任淮安市副市長,一年后升任市長,2012年回蘇州擔任政協主席。
如無意外,曹新平、高雪坤幾年后都會在蘇州走向仕途的終點。像他們這樣,有意愿回自己的老家或者是工作過的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