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養老金改革改什么個人賬戶存與廢

從“統賬結合”暴露出個人賬戶空賬的病兆以來,中國一直試圖為這套制度“治病”,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療法失敗后,人們逐漸認識到這套制度設計已積重難返,必須要做新的打算。

責任編輯:馮禹丁

2015年12月22日,山東博興,眾多群眾聚集在博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外排隊等待補繳社保。 (CFP/圖)

從“統賬結合”暴露出個人賬戶空賬的病兆以來,中國一直試圖為這套制度“治病”,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療法失敗后,人們逐漸認識到這套制度設計已積重難返,必須要做新的打算。

中國新一輪養老金改革正在提速。

2016年1月14日,廣東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啟動。距離國務院正式下發養老金并軌方案一年后,目前已經有陜西、吉林、青海、遼寧等26個省份陸續出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方案,山東、北京、四川、湖北、廣東等多個省份正式啟動實施“并軌”。

始于1993年的職工養老保險“雙軌制”,是指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金比企業職工養老金待遇高出三倍左右。并軌之后,這種不公平的現狀將得以改觀。

并軌的同時,討論多年的國資劃撥社?;鸱桨敢舱谥贫殑t。

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還面臨著兩個更為關鍵的選擇——統賬結合的現有體制何去何從,以及全國統籌進退兩難的局面如何破解。

中國當前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從1997年開始實行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統賬結合”模式: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而單位須繳納員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進入社會統籌部分。

這一制度至今已運行了19年,因其個人賬戶“空賬”運行而名不副實,并難以為繼,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社會養老保險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正在走內部程序,預計近期將向社會征求意見。

統賬結合走到了盡頭

“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采用統賬結合,我們卻想創造一個蘿卜白菜出來,葉子長白菜,根長蘿卜。”

2015年底,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5》(下稱《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接近4.1萬億元,而所有做實個人賬戶省份的職工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超過5000億元,即全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已經從2007年的1.1萬億元擴大到了2014年的3.5萬億元。

與此同時,如果只考慮征繳收入,不算財政補貼,2014年全國31個省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結余出現1226億元的赤字,23省份收不抵支。

“我的觀點是,統賬結合的路子走到了盡頭。”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統和賬結合不了,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采用統賬結合,我們卻想創造一個蘿卜白菜出來,葉子長白菜,根長蘿卜。”

胡繼曄回憶,1994年中國開始設計養老金制度時,世界銀行向中國推薦“三支柱”體系,第一支柱相當于社會統籌,第二支柱是個人賬戶,第三支柱是商業保險。而中國想把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結合起來,于是把第二支柱的個人賬戶強制性地拉到第一支柱里來,“結果就形成了這么一個‘四不像’。”

1990年代,全世界有兩種基礎養老金制度,一種是有120多年歷史的現收現付制(DB制),即社會統籌;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