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新大陸搶灘印度

很多在國內屬于小老弟級別的互聯網公司,在印度的影響力超過了國內的老大哥們,他們正在印度市場建立自己的生態平臺,試圖復制BAT在國內的成功。

責任編輯:顧策

當地時間2015年2月28日,印度,孟買街頭的一家手表店里,店員們在使用手機。印度政府在2015年3月4日啟動開拍無線頻譜。 (CFP/圖)

很多在國內屬于小老弟級別的互聯網公司,在印度的影響力超過了國內的老大哥們,他們正在印度市場建立自己的生態平臺,試圖復制BAT在國內的成功。

大多數進入海外市場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是被逼的,都是因為國內競爭太激烈才出海求生。但也有一些公司就是為海外市場而生,最終鎖定印度為主要進攻市場。

2015年,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在印度開發布會演講,其不標準的英文發音被人們調侃。網友甚至根據他的話惡搞出一首叫《Are you ok?》的英文歌,很快躥紅成了網絡神曲。

印度正成為小米寄予厚望的新市場之一。據小米提供的數據顯示,小米是在2014年7月進入印度的,一年內賣了300萬臺手機,后來一個季度就賣了100萬臺。小米幾乎在印度重演了一遍當年在中國市場火箭發射般的快速增長。

其實,不僅僅是小米,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都開始扎堆進入印度掘金。

據印度《經濟時報》2015年12月的報道,該國已成為世界最大電商阿里巴巴集團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報道稱,阿里巴巴在印度有450萬注冊用戶。2015年9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還聯合控制了印度最大移動支付服務公司PayTM。

不過,在印度市場做得好的中國公司,反而是一些非巨頭企業,如UC、獵豹移動、APUS和茄子快傳。其中,UC自稱在印度日活用戶過億,APUS自稱月活用戶3000萬左右,茄子快傳則被報道說站上了印度市場工具類軟件第一名的位置。

它們進入印度的路徑,幾乎都是通過蘋果App Store或者Google的Google Play這兩大平臺。進入這兩大平臺后,全球的用戶就可以接觸到這些中國公司的產品。由于印度人口基數大,很快變成去海外掘金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重點市場。

大部分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在印度北部德里西南方向的古爾岡(Gurgaon)租下了辦公室,這里云集了大批中美互聯網公司,距離德里國際機場只有半個小時車程。

APUS創始人李濤說,中國互聯網經歷了三大階段。從1998年到2006年,主要是美國公司在中國占主導。從2006年到2014年,中國本土互聯網企業崛起。從2014年開始,是中國互聯網公司,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公司走向全球的階段。

他觀察的結論是,印度正處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前夕,有點像中國2011年至2013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