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祝同之子 三毛老師 白先勇發小臺灣畫家顧福生:我畫我的,與別人無關
顧福生是一個怪人,身為畫家,卻怕看畫展,更怕參加自己的畫展,他希望在開幕式上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不上臺發言,最好是干脆不出席.
責任編輯:李曉婷
顧福生作品《秘密房間》。執著于赤裸、修長男性軀體的刻畫,顯示了顧福生對同性之愛的獨特理解。
在很多人眼中,顧福生是一個怪人,身為畫家,卻怕看畫展,更怕參加自己的畫展,他希望在開幕式上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不上臺發言,最好是干脆不出席,他不止一次在畫展開幕之前,向畫廊請求:“我不要參加展覽,可不可以回家?”
不久前在臺北誠品畫廊舉辦的《自我之歌——顧福生畫展》匯集了顧福生從1960年代到2015年的代表作品,展出的六十幅畫在開幕前,就已有大半被藏家預定,盡管這可能是八十高齡的顧福生在臺北的最后一次個展,但畫家依然希望自己可以消失。
年輕時,顧福生(左)和白先勇(右)時常徹夜長談,白先勇不止一次做過顧福生的模特。
與白先勇:兩個將門“黑馬”的莫逆之交
顧福生1935年生于上海,他的父親是一級上將顧祝同,曾任陸軍總司令。顧福生的母親是上海人,所以家里一直說上海話,時至今日,他和姐妹們交談還是用上海話。顧福生至今記得1949年離開上海前,他們曾在福開森路(現武康路)住過的英式住宅。
顧祝同希望這個二兒子子承父業,成為一名軍人。顧福生卻愛上了繪畫,參加了由劉國松、韓湘寧、莊頡等人創建的“五月畫會”。顧福生的母親覺得繪畫很難維持生活,堅決反對,顧福生早年的畫全被母親扔到了垃圾箱里,一起被扔掉的還有顧福生的老師朱德群等人的作品,盡管如此,顧福生還是“扔了再畫”。
在顧福生癡迷于繪畫的同時,比他小三歲的白先勇放棄了成為水利專家的夢想,報考臺灣大學英文系,寫起了小說。白先勇和顧福生都是將門后代,卻都走上文學藝術的道路。白先勇說:在我家里,我是黑馬。顧福生又何嘗不是?白先勇的三哥娶了顧福生的二姐,白先勇和顧福生成了姻親,兩人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哥哥姐姐的婚禮上。但真正結緣,成為惺惺相惜的知己,還是看到了對方的作品之后。
顧福生讀到白先勇的小說《玉卿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