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噴還是虛火電動汽車熱陷騙補困局

累計銷量17.4萬輛,對應上牌量卻只有10.8萬輛。虛火背后,新能源汽車遭遇國家四部委騙補大清查。車企人人自危,折射出部分補貼政策的問題。利用政策漏洞,反復騙補、多補已成行業潛規則,一些車企的補貼甚至超過成本。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劉文慧

 

山東一家機場啟動新能源項目,打造純電動客車車隊,6-8米純電動客車被質疑為騙補的重災區。 (東方IC/圖)

累計銷量17.4萬輛,對應上牌量卻只有10.8萬輛。虛火背后,新能源汽車遭遇國家四部委騙補大清查。車企人人自危,折射出部分補貼政策的問題。利用政策漏洞,反復騙補、多補已成行業潛規則,一些車企的補貼甚至超過成本。

“這是現在的頭等大事。”2016年1月21日,華東一家新能源汽車車企總裁,突然收到了四五份文件。文件發自國家工信部等政府主管部門,內容無一例外,全都直指新能源汽車行業騙補大清查。

風暴緣起于1月16日。國內一家財經媒體刊文稱,部分電動汽車廠和租賃運營公司,以循環使用電池組裝配套整車等方式,惡意騙取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量補貼,“2015年,可能有高達10億元的補貼資金被企業以各種方式套取。”

消息經網絡病毒式傳播,引發廣泛關注。1月21日,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通知,宣布啟動騙補大清查——即日起至2月5日,將通過自查和現場督察的方式,全面核查2013、2014年度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以及申請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的有關情況。核查范圍,覆蓋了全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運營企業、租賃公司、企事業單位。

“對查實的騙補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各種騙補和尋租行為要給予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在1月23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明確表態。

補貼遠超成本

重拳之下,人人自危。但首要的,是撇清關系。

“由于康迪牌純電動乘用車在2014和2015年的產量均屬于國內前列,也有人質疑我們騙補,但說實話,完全沒有這種情況。”胡曉明直接否認了騙補一說,他表示,公司將積極歡迎上級核查。

比亞迪商用車銷售事業部市場部經理助理肖海平亦堅決否認,“我們是行業標桿,不可能干騙補的事。”他特別強調,2015年,比亞迪銷售的客車均為8米以上,10米以上的占92%,“不像有的企業,一個月就能賣出好幾千臺,而且幾乎都是6-8米的純電動中巴車。”

6-8米純電動客車,正是專家公認的騙補“重災區”。根據2013-2015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國家對客車的補貼按照車身長度分級。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統一補貼25萬元,6-8米純電動客車補貼30萬元,8-10米40萬元,10米以上50萬元。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后,不少地區還能享受與中央按1∶1發放的地方補貼。

“6-8米純電動客車,補貼已遠超成本了。”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說,該車型制造成本通常不過50萬元,但卻能得到國補和地補共計60萬元的補貼。大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